鳳凰資訊 > 社會 > 世態(tài)萬象 > 正文 |
|
國外商業(yè)倫理方面介紹,兩個員工如果是戀人關系,,當他們在合作處理一些公司問題時,,都是要接受調(diào)查的,。調(diào)查他們的工作行為當中,當涉及公司利益,,會不會有私人情感介入,,會不會有私人利益要謀取。
受訪嘉賓:羅蔚
華南師范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教師
桃色新聞或是公共事件
南都周刊:伊萊克斯石靖裸照事件目前也沒有定性,,只能說它是職場的一個性事件,。但因此也引發(fā)了討論職場性關系的討論,,尤其是上下級之間的性關系,,利用這個關系來獲得職業(yè)生涯中一些好處,。在職場中這一現(xiàn)象多嗎?
羅蔚:我們只能從媒體對這類事件的報道,,引起大眾對其的關注,,從這個角度來看,應該來說比以前暴露得更多,。但究竟程度怎樣,,是否普遍,我們?nèi)鄙僖粋€準確數(shù)據(jù)來論證,。
可能大眾關注得越多讓我們覺得越普遍,,而越覺得普遍呢越會把它等同于普通。這樣就會忽視很多問題,,大家的關注點其實已被慢慢地轉(zhuǎn)向了另外一個方向,,變成了桃色新聞。而沒有去討論,,這樣的事件它其實說明一個什么樣的本質(zhì)現(xiàn)象,。
南都周刊:從媒體頻頻曝光的程度來看,也說明這樣的事情是肯定存在的了,。您覺得這樣的事情會造成什么樣的危害,?
羅蔚:不管是一個企業(yè)還是一個公共組織,這樣的事情頻頻被曝光,,甚至讓大眾都覺得很普遍的話,,那么它的危害應該是很大的。首先,,它會形成一種大家默認的組織文化,,這可能導致大家慢慢對很多權力被濫用的行為的接受。這種接受就有可能形成一種不良的組織文化,,公平原則被破壞的現(xiàn)象慢慢會變成普通,,大家都默認它的話,這將形成一個社會問題,。
南都周刊:因為它本身牽扯到性和情感,,所以它究竟是一個私人領域的問題還是公共領域的事情,有時概念是模糊而混淆的,。像波音公司老總與女下屬發(fā)生婚外戀,,因為這個丑聞就辭職了。而像默多克和鄧文迪,,他們原來也是上下級,,但他們最后結婚了,就成了一段愛情故事,。
羅蔚:我們所關注的現(xiàn)象,,用性騷擾性丑聞來形容的,不能說哪個領域多一點哪個領域少一點,,只能就范圍來講,,還是比較廣的。一方面是范圍廣,,但另一方面又涉及到私人情感問題,。我個人認為,這個和個人情感可能是沒有關系的,。公共領域里如有權力被濫用,,我不認為它和私人情感混在一起。
私人空間也好,,時間也好,,如果影響到職業(yè)的要求和利益,就不只是一種私人關系或私人事件了,。所以為什么一些丑聞會導致一些公眾人物辭職,,包括香港廣播處處長,私人娛樂導致了公共職務的丟失,。
當違背的是一種公共倫理,,職場倫理,就不僅僅是道德譴責了,,完全是應該有相關的執(zhí)法措施,,應有制度上的規(guī)定。我們現(xiàn)在在公共領域的倫理現(xiàn)象上,,缺乏相應的制度上的支持,。
我們習慣用笑談打發(fā)公共問題
南都周刊:從二十世紀80年代開始,美國的哈佛,、斯坦福和賓夕法尼亞等大學就不提倡大學老師與學生發(fā)生戀愛婚姻關系,,加州大學則是明令禁止的。他們的理由是一旦有這樣的事情發(fā)生,,所謂兩相情愿的說法可能是不真實的,。因為學生的命運掌握在老師手里,這和企業(yè)里頭下屬在職場上的生存也掌握在上級手里一樣,。所以這些學校干脆禁止,,采取一種避嫌的態(tài)度。
羅蔚:如果這兩者處于權力關系的兩方,,又涉及個人情感,,私人情感和公共場所的工作要求結合在一起,就會產(chǎn)生問題,。加州大學用公共規(guī)則來限制私人生活的選擇,,是符合職場要求的,。整個規(guī)則的設定,是只針對工作的要求,。師生戀不可以,,只是說你們在這種師生關系下不可以,,當學生畢業(yè)了,,就沒有問題。師生關系它是公共生活的關系,,不是私人關系,。這個公共關系還是涉及到權力。老師和學生畢竟有一方是權力的主體,,從這種關系模式存在的情況來說,,我覺得制定如禁止師生戀這樣的公共規(guī)則,是能夠接受的,。我覺得和他的私人情感沒有太大關系。
如果辦公室戀情雙方,,作為私人是自由人,,你怎么選擇都行。但當你們兩人回到職場,,你就不能損害到公共利益,,對企業(yè)、公共組織等都是,。就是說你回到這種模式下,,你不能違背這種職業(yè)的要求。如果上下等級關系,,可能利用那種關系謀取到你在公共職場的利益的話,,就違反了公共職業(yè)倫理的要求。但我們談論它時,,往往用一種私人生活領域的方式去談論它,,桃色新聞啊,性丑聞啊,,而忽視了公共領域里該不該制訂一些規(guī)則,,來協(xié)調(diào)好規(guī)范好這種權力應該怎樣去運用。
南都周刊:我們以前可能以為,,西方人對性和私生活的寬容度比我們高,。可從另一方面看來,,一旦私人生活涉及到公共領域,、職業(yè)道德,,包括因為個人私德導致公眾對其擔任的公共職位的不信任時,他們都有一系列的步驟去除這些弊端,。
羅蔚:對,。在國外,有一些是發(fā)生在私人空間里的事情,,如果它影響到一個公共機構的利益或形象,,就會有相關的組織去介入調(diào)查,如倫理委員會或辦公室,。
另一方面,,我們可能也缺乏文化上的支撐。我們習慣的是用一種笑談來打發(fā)公共問題,,缺少這種文化上的支撐,,制度上的建設就更遙遠了。我曾在看國外商業(yè)倫理方面的介紹時看到,,兩個員工如果是戀人關系,,當他們在合作處理一些公司問題時,都是要接受調(diào)查的,。調(diào)查他們的工作行為當中,,當涉及公司利益,會不會有私人情感介入,,會不會有私人利益要謀取,。從而去避免不公正現(xiàn)象的發(fā)生。
南都周刊:在國內(nèi)這樣的機構還很少吧,?
羅蔚:幾乎沒有吧,。國內(nèi)還沒有這個意識??梢哉f,,我們?nèi)狈矀惱淼囊庾R和需求。
南都周刊:那么從整體的情況來說,,從觀念認知到文化形成,,到制度的健全,整個過程還很漫長嗎,?
羅蔚:不能用漫長這個詞?,F(xiàn)在信息度已經(jīng)越來越透明了,我們做橫向比較也越來越方便,,那么這種需求也會越來越突顯,,步伐也會越來越快的,應該會很快吧。
南都周刊:你認為應當由社會中什么機構來推進對公共倫理的觀念認知和制度健全呢,?
羅蔚:這個應該依靠整個公民社會去形成的,,單靠任何一個機構很難實現(xiàn)我們希望達到的目標。以前我認為有什么樣的國家政府會造就什么樣的人民,,現(xiàn)在我覺得什么樣的人民造就什么樣的國家,。公民與國家是相互的互動的過程,公民的要求越來越多,,需求越來越明確的話,,政府就必須要考慮滿足這些需求。它一作出回應,,可能新的要求又會提出來,。所以說,,一旦有回應,,進步步伐就快了。
如果沒有這些需要,,企業(yè)和單位可能不會自覺地去制訂這種對它自身有制約的條例制度,。就像當年聽到克林頓的性丑聞,如果沒有想到公共資源,、公共利益,、公共職位的倫理需求,只想到克林頓的道德品質(zhì),、花邊新聞,,如果作為公眾沒有公共權利的意識,這樣的規(guī)則可能永遠制訂不出來,。(彭曉蕓洪鵠)來源:南都周刊
編輯:
劉彥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