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強不認可房地產拐點:房價上上下下是波動
2014年05月24日 08:58
來源:經濟觀察報
任志強不認為目前是房地產“拐點”,他說:“一直向下是拐點,如果上上下下,、來來回回,,這叫波動,。”
原標題:“任大炮”熄火
張斌 郭海飛 吳思
5月12日,,在他的辦公室里,,他用一貫的銳利目光看人,,表情如一,、不茍言笑;他講話時聽上去柔和,、低沉,。這似乎與那個批評起調控政策來毫不留情的“任大炮”角色不太相稱。
當談到房價和房地產的調控和走向,,他改變了以往的尖銳態(tài)度,,他對經濟觀察報說:“我還沒看懂新政府的調控思路,我仍然需要觀察,。”
在中國房價飛漲的黃金10年間,,不斷批評政府調控政策的華遠地產董事長任志強定格在大眾的腦海中,成為了一個符號型人物,。但在最近的半年期間,在中國房地產市場出現(xiàn)諸多變動信號的時候,,任志強突然“熄火”了,。
與任大炮“熄火”的同時,中國政府對宏觀調控的思路和手段也在發(fā)生改變,。政府調控之手不斷從具體微觀市場上撤出,,轉向了更加需要政府托底的社會公共領域和民生領域。房地產行業(yè)為外界提供觀察這一變化的縮影,。任志強表示,,新一屆政府確實沒怎么伸出自己那只有形的手出來,他覺得此前一些非市場的干預措施應該盡快退出來,。
新政府正在試圖用實際行動讓市場知道,,政府的“手”什么時候會動,什么時候不會動,,什么時候會動到什么程度,。
自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繼續(xù)實施和用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之后的一個月時間里,各項宏觀調控政策密集出臺,。
這些看起來略帶“刺激”色彩的調控政策與過去不同,,央行仍在握緊錢袋子,國務院推出80個基建投資項目也都是以吸引社會資本投資為目的,。這種宏觀調控下的經濟形勢,,也被稱之為“新常態(tài)”。
5月22日,,民生證券研究院副院長管清友在一份報告中總結說,,財政政策的新常態(tài)是從挖坑放水到開渠引水,從建設型財政到服務型財政;而貨幣政策的新常態(tài)則是從寬松貨幣到穩(wěn)健貨幣,,從總量寬松到結構優(yōu)化,。
中國經濟增長正處于“換擋期”,政府和市場都在尋找著那個“黃金平衡點”,。這里包括:經濟增長與各種風險釋放之間的平衡點,;“穩(wěn)增長”與促改革之間的平衡點。
或許還沒有人能說清楚這個“點”到底在哪里,,但中央政府已經通過實際行動和各種“喊話”不斷地給市場傳遞預期和信號,。那些容易引發(fā)“任大炮”發(fā)聲的調控政策在消褪,穩(wěn)定的預期信號在加強,。
但眼下,,考驗政府和市場的時刻又到了。
那一幕又來了
中國經濟再次面臨考驗,,這一次先是房地產領域,。
最初的“危機”在中國一座非常宜居的城市——杭州開始,隨著降價潮的持續(xù)發(fā)酵,,另外幾座具有風向標意義的房價高企城市——上海,、深圳、廣州,,也同樣傳來了成交量明顯下滑或者降價打折,、降低首付的促銷消息。
中國房地產學會副會長陳國強表示,,過去三四月份時常出現(xiàn)樓市“小陽春”,,今年這個時段樓市卻迎來一輪“倒春寒”。這樣的降溫態(tài)勢恐怕還會進一步持續(xù),。
中國國家統(tǒng)計局5月13日宣布,,今年1月到4月份,全國住宅新開工面積同比下降24.5%,。這對一個住宅建設占經濟產出大約九分之一的國家來說是個嚴重打擊,,因為更大的風險在于房地產可能崩盤帶來的廣泛影響。
這一幕似曾相識,。
2013年6月20日,,中國銀行間隔夜拆借利率陡然飆高至13.44%的最高點,而在此之前,,這一利率通常都維持在3%左右,。受“錢荒”傳言影響,滬,、深股市出現(xiàn)暴跌,,銀行間交易員們開始“不計成本地向其他機構借錢”,市場一度陷入恐慌。
“銀行不是真的沒錢,,它們就是期待政府能‘松’一下,。”一位政府內部人士事后評論,“當時商業(yè)銀行都有預期,,只要一有問題,,中央政府就會給錢。就好像一群嗷嗷待哺的孩子,,誰的哭聲大,,誰就有奶吃。”
現(xiàn)在,,這群嗷嗷待哺的孩子變成了房地產商和地方政府,,而這一次的危機來的似乎比上一次更為猛烈些。
畢竟中國房地產投資是涉及國內生產總值(GDP)13%左右的產業(yè),,這幾乎是美國房地產泡沫最高峰時期該比例的兩倍,。再加上鋼鐵、水泥和其他建筑材料等相關行業(yè)的投資,,這一比例接近16%,。廣義的房地產部門大約占到固定資產投資的三分之一——中國政府按說應該把固定資產投資的重要性排在經濟再平衡目標之下,后者涉及增加家庭消費,。
并且,房地產貸款占到商業(yè)銀行貸款的五分之一左右,,但在商業(yè)銀行的貸款總額中,,至少五分之二是以房地產作為擔保的。此外,,今后的兩年是地方債還債的高峰期,,房地產市場的興旺可使各省市地方政府通過賣地獲得了豐厚的收入。
當一些地方官員蠢蠢欲動之際,,至少中央政府表現(xiàn)出的仍是“定力”,。
4月30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總理終于出手“部署支持外貿穩(wěn)定增長和優(yōu)化結構有關工作”,,而同樣因為身陷困境而翹首以盼的樓市,,并未從中南海那里收獲只言片語。
在此背后,,決策層或許經受著比上一次更大的煎熬,。
一位國辦工作人員事后回憶,雖然上次“錢荒”是突發(fā)事件,,但中央政府當時“保持定力,、決不放水”的舉動,確實是有意為之、反復思量的結果,。萬一堅持“不刺激”,,結果經濟真的出了問題,就要承擔責任,。“不增發(fā)貨幣,,不過度刺激,這需要‘定力’,。”
調控不同以往
這一次的局面可能是更為令人糾結的,。
5月6日央行的一季度貨幣政策執(zhí)行報告,出現(xiàn)了“保持定力,,主動作為”的關鍵詞,。上一次的“決不放水”變成了“主動作為”。這基本詮釋了高層面對當下局面的態(tài)度:除非出現(xiàn)大規(guī)模資金外流或經濟加速下滑,,央行不會全面降準,。但會通過類似此次喊話的巧手,來積極化解矛盾,。
商業(yè)銀行內部人士對此的理解是:既不是放水,,也不是松綁。
與五年前的不同在于,,央行這次是從講政治保民生的角度,,規(guī)勸商業(yè)銀行加速放款,聲勢不小,,但沒印錢,、沒降準,一切都在克制地遵循市場化的思路,,用心不可謂不良苦,。
萬科副總裁毛大慶對目前政府態(tài)度的理解是:“他們努力在用一種去政策化的方式使一個產業(yè)回到市場經濟的角度,他們試圖在告訴特定行業(yè)的人不要永遠依靠政策和紅頭文件解決市場問題,,這是一種非常大的進步,。”“喊話”這種方式不會改變供求關系和消費預期決定的市場基本面。只是,,央行這一試應手,,促使銀行放掉該放的錢,緩沖房企資金鏈迅速惡化可能帶來的系統(tǒng)性風險,,以時間換去庫存,、穩(wěn)供需的空間,也間接遏制地方政府希望放松限購的各種小動作,。
任志強在采訪中也表示:“目前,,對房價影響最大的,,是信貸,個貸政策,。”
信貸政策影響的不僅僅是房地產行業(yè),。在過去的5個月時間里,鋼鐵,、光伏等傳統(tǒng)產業(yè),、外貿行業(yè)、以及一些消費領域,,都飽受業(yè)績下滑之痛,。包括央企在內,越來越多的企業(yè)感到了資金壓力,。
但新一屆政府依然保持宏觀政策的穩(wěn)定有序,。
4月29日,央行指出讓一些違約事件在市場的自發(fā)作用下“自然發(fā)生”,;五天后,,在商務部提出匯率波動增加企業(yè)進出口利潤不確定性的同一天,工信部開始著手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規(guī)范涉企收費,、減輕企業(yè)負擔的部署,;5月9日,國務院發(fā)布新國9條,,意在穩(wěn)定外界對資本市場發(fā)展的預期,。
而備受關注的是,國家主席習近平5月10日在河南考察期間表示,,中國經濟發(fā)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要適應新常態(tài),保持戰(zhàn)略上的平常心態(tài),。”
兩天后,面對外界日漸彌漫的放松總量政策刺激經濟的呼吁,,央行行長周小川公開指出不會采取所謂大規(guī)模刺激政策,。
不過,政策的變化還在繼續(xù),。
5月16日,,意在穩(wěn)外貿的新國16條發(fā)布;兩天后,,似曾熟悉的一幕也出現(xiàn)了,,國家發(fā)改委宣布推出首批80個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建設營運的示范項目;之后不久,,國務院批準10個省市試點政府自主發(fā)債,,中國財稅體制改革邁出關鍵一步,。
這些看起來充滿“微刺激”信號的政策,讓那些期待大規(guī)模刺激計劃的市場人士失望了,。因為這些政策文件中,,除了一些針對具體領域和行業(yè)的微調措施之外,大部分都還是著眼于改革,。即便是最具“刺激”味道的80個投資示范項目,,政府也將重點放在引導社會資本參與上來。事實上,,這些項目中,,有不少都是此前已經批準的項目。
毛大慶說,,“我認為,,起碼急功近利這四個字在這一屆領導人身上得到了有效的克制。”這些政策的出臺,,可以視為是在中國經濟充滿不確定的時機,,政府在找到的調控關鍵點,新一屆政府試圖用一種非純行政手段來化解當前的困境,。
“新常態(tài)”與“非常態(tài)”
市場人士如管清友,,將這樣一種調控思路也稱為“新常態(tài)”。
“新常態(tài)”,,這個概念最先由美國太平洋基金管理公司總裁埃里安(Mohamed El-Erian)提出,。盡管在不同領域有不同含義,但在宏觀經濟領域被西方輿論普遍視作危機后經濟恢復的緩慢而痛苦的過程,。
作為世界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經濟不可避免地也呈現(xiàn)出“新常態(tài)”——經歷了30余年接近10%的平均增長后,轉向結構性減速,。
5月10日,,習近平對“新常態(tài)”的表述,也令外界進一步確認了中國政府對經濟增速放緩的容忍度,。
不可否認,,“新常態(tài)”下的中國經濟面臨諸多挑戰(zhàn),在此背景下,,經濟層面的“波動”必然會層出不窮,,新一屆政府的“定力”會一次又一次的受到考驗。而新政府也在試圖用實際行動讓市場知道,,政府的手什么時候會動,,什么時候不會動,什么時候會動到什么程度,。
這些是新政府自己正在摸索的,,即符合“新常態(tài)”的宏觀調控思維與方式,。這些也是學者和市場正在觀察的。他們在不斷地根據(jù)新政府的調控方式轉換著自己的思維方式,。而對習慣于過去調控方式,,習慣了“老辦法”的人來說,這種調控的“新常態(tài)”,,看起來更像是一種“非常態(tài)”,。
任志強并不認為目前是房地產“拐點”這樣的結論,他說:“一直向下是拐點,,如果上上下下,、來來回回,這叫波動,,不能把波動解讀成拐點,。”
對于新政府的對地產的調控方式,任志強表示自己靜待觀察,,現(xiàn)在還沒完全看懂,。也許正是“非常態(tài)”調控讓這位過去十年對房價預測如神的人物表示出了困惑。毛大慶則認為新政府最大的不同在于已經下決心改變發(fā)展方式,,這是所有改革的重點,。
在中共中央機關刊《求是》雜志5月刊中,李克強通過署名文章《關于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若干問題》,,系統(tǒng)闡述了他依靠改革解決問題的轉型思路,。在實際行動中,對于老問題他已經在盡量克制的不去采用“老辦法”,,而是站在更加長遠的角度尋找穩(wěn)增長與立足改革的新方法,。
事實上,自新一屆政府履職以來,,以政府轉型為切入點的新一輪經濟體制改革已經悄然推進,。 從4月決定進一步擴大營業(yè)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到5月再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審批事項,,再到8月決定出臺嚴格控制新設行政許可的措施,,步步為營。
截至今年2月底,,新一屆政府簡政放權六成任務已完成;國務院已取消下放行政審批項目362項,;10余省份制定了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年度計劃,。而最近的兩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分別部署加快生產性服務業(yè)重點和薄弱環(huán)節(jié)發(fā)展促進產業(yè)結構調整升級和部署加快推進節(jié)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
毛大慶說:“經濟下滑,,首先是國家容忍度是多少,,這里面應該是還有一定的改革空間。這個空間雖然后,,但是不會太多,,一定要在這個有限的空間,盡快的進行調整和扶持新型產業(yè),,,。這是我們以房地產行業(yè)的震蕩為代價的,如果我們震蕩了還沒調整過來,,那就白震蕩了,。”
[責任編輯:PN050]
29歲小伙戀上62歲老太 稱做夢都夢到她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網(wǎng)羅天下
頻道推薦
智能推薦
中科院院士丁奎嶺任上海交大常務副校長
0條評論2018-10-30 13:11:10
鳳凰資訊官方微信
圖片新聞
視頻
-
李詠珍貴私人照曝光:24歲結婚照甜蜜青澀
播放數(shù):145391
-
金庸去世享年94歲,三版“小龍女”李若彤劉亦菲陳妍希悼念
播放數(shù):3277
-
章澤天棒球寫真舊照曝光 穿清華校服膚白貌美嫩出水
播放數(shù):143449
-
老年癡呆男子走失10天 在離家1公里工地與工人同住
播放數(shù):16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