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政治“說明書”:人民黨大勝宣布尼赫魯體系被顛覆
2014年06月17日 20:52
來源:鳳凰周刊 作者:秦軒
印度政治說明書 如果說常態(tài)下,,印度民主帶來了政策的模糊,、效率的低下和資源的浪費,,那么它在時代巨變時,,也極大減少了權力轉移的成本及社會整體顛覆的風險,。 《鳳凰周刊》 特約撰稿員/秦軒 當印度新任總理莫迪
圖:1947年8月15日,印度和巴基斯坦同時獨立,。印巴分治方案的幕后策劃者蒙巴頓勛爵身著英國海軍軍官服, 攜夫人參加了印度獨立日活動,。身著印度傳統(tǒng)服裝的賈•尼赫魯站在旁邊,。三個人都選擇了白色服裝,。照片展示了印度國旗首次在德里印度門前升起的景象,。
圖:1966年1月19日,賈•尼赫魯?shù)呐畠杭骈L期助理英迪拉•甘地當選印度新總理。她的競爭對手,圣雄甘地的秘書德賽向她表示祝賀,。英迪拉•甘地先后兩次當選印度總理首次為11年第二次為5年,。第二次出任總理以遇刺結束。兇手是她身邊兩個錫克教保鏢,。
圖:1992年12月6日,一群印度教原教旨主義者在搗毀巴布里清真寺(babri mosque)后,站在一堵石墻上大聲歡慶,揮舞著標語,。這座清真寺位于新德里東部550公里的阿約提亞(ayodhya)。這一事件導致了印度全國性的大騷亂,、大規(guī)模暴力沖突,。2000人在該次沖突中被殺害,相關資料表明,大多數(shù)的受害者是穆斯林。
印度政治說明書
如果說常態(tài)下,,印度民主帶來了政策的模糊,、效率的低下和資源的浪費,那么它在時代巨變時,,也極大減少了權力轉移的成本及社會整體顛覆的風險,。
《鳳凰周刊》 特約撰稿員/秦軒
當印度新任總理莫迪在5月26日的就職典禮中,冒著41攝氏度的高溫聲稱,,他的政府“將為印度書寫光輝的未來”時,,這不僅僅意味著印度人民黨憑借選舉大勝之威,打破組建聯(lián)合政府的常規(guī),,更在深遠的層面意味著對尼赫魯體系的顛覆,。
印度國父尼赫魯創(chuàng)建的這一體系,在建立對超多元國家的認同和維護統(tǒng)一方面居功至偉,。為什么創(chuàng)造了第三世界民主例外的尼赫魯體系,,以及作為尼赫魯衣缽延續(xù)的國大黨會落得今天這樣的結果,?
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去考察印度獨立后的政治發(fā)展,以揭示這一體系在面對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時顯露出短板的深層次原因,。
湊到一起的國家
1947年8月,印度宣布獨立建國前的最后一個午夜,,尼赫魯站在麥克風前開始了著名的演說,。在此前和此后的日子里,尼赫魯有過和將有無數(shù)次演講,。
如何調動聽眾的情緒,,引導他們接受自己的思路,接受英國紳士教育的賈瓦哈拉爾·尼赫魯早已駕輕就熟,。有一次演講時,,有聽眾問他到底什么是印度?他對著臺下的人群說,,“你們就是印度,。”于是,臺上臺下著魔般的齊喊印度,。
在那個絕大部分印度人是文盲的年代,,很多印度人是通過尼赫魯?shù)穆曇簦瑏砹私怅P于將要建立的祖國的政治知識,。比如,,現(xiàn)代國家的總理和土邦的蘇丹之間的區(qū)別;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分家,;以及什么是自由和民主,。
和那些以往演講不同,午夜演講的對象是4億印度人以及全世界,,他告訴所有人,,印度站起來了。
這時,,尼赫魯?shù)呐畠河⒌侠磳?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0.5pt;mso-bidi-font-size:11.0pt;font-family:"Calibri","sans-serif"; mso-ascii-theme-font:minor-latin;mso-fareast-font-family:宋體;mso-fareast-theme-font: minor-fareast;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mso-bid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bidi-theme-font:minor-bidi;mso-ansi-language:EN-US;mso-fareast-language: ZH-CN;mso-bidi-language:AR-SA">30歲,。大外孫拉吉夫已經(jīng)可以趴在尼赫魯?shù)谋成弦黄鸪鋈ド⒉健P⊥鈱O剛剛出生,,還不到一歲,。
尼赫魯?shù)南矏偤蛯θ诵牡墓奈璩涑庋葜v通篇。雖然演講中也提到了未來任務的嚴峻性,,談到印度人民必然面對艱巨的挑戰(zhàn),。但是最終,印度必勝。
尼赫魯不可能知道,,再過一年他和國大黨的導師圣雄甘地,,將在神圣的場合死于刺殺;也不可能知道在接下來的半個多世紀里,,尼赫魯家族會背負起國大黨黨首的命運,;更不會知道女兒、外孫皆死于刺殺,,家族的第四代將在權力角逐中慘敗,被人民拋棄,。而獲勝者,,竟然是尼赫魯不惜性命相抵抗的敵人——印度教民族主義者。
不過這些事都在遙遠的以后,。對尼赫魯來說,,當時最大的問題是如何讓“新印度”順利誕生,成為二戰(zhàn)后誕生的諸多國家中,,相對成功和平安的一員,。
印度作為一個整體國家的誕生,不僅偶然,,還要感謝英國殖民者,。在英國人到來之前和到來的相當長一段時間內(nèi),南亞次大陸從未統(tǒng)一過,。英國著名政治家溫斯頓·丘吉爾,,曾在青年時隨軍駐扎在印度,他說過:“印度只是一個地理名詞,,他的政治屬性并不比‘歐洲’一詞多,。”
在次大陸北部,是印度河-恒河流域沖擊而成的東西向廣闊平原,,是古老文明的發(fā)源地,,也是自北方入侵的各王朝掌控與爭奪的沃土。中部德干高原及其周邊則是王公們的邦國以及與海上絲綢之路交流的港口文明,。
19世紀中葉,,英國殖民者最終將整個次大陸的管理權收入囊中。來自英國人的地圖,,第一次將現(xiàn)代印度最初的輪廓勾勒出來,。這個“印度”既有千百年來的前現(xiàn)代部落、邦國,,也有加爾各答,、孟買等西式近代都市。包括今天緬甸在內(nèi)的英屬印度,不僅缺乏共同歷史,,也沒有共同的脈搏,。
現(xiàn)代印度的誕生耗費了大半個世紀。1885年,,立黨初衷僅是幫助英國殖民者管理印度事務的國大黨,,在包括主持印度事務的英國官僚,以及在加爾各答大學等院校培育的現(xiàn)代印度紳士手中成立,。
圣雄甘地并不是第一個主張獨立的知識分子,,但卻是讓印度民族獨立運動在全印生長起來,并改革國大黨使之成為獨立運動凝結核的出色實干家,。自1920年代后,,甘地以個體絕食、長途游行等形式喚起印度民眾的共同自尊,。自此之后,,運動被發(fā)動為社會各個階層參與的現(xiàn)代神話,國大黨也有了與英國殖民者,、邦國王公及其他黨派談判的籌碼,。
中國改朝換代的傳統(tǒng)路徑總伴隨著普遍的暴力和流血。與之截然不同,,在印度建國過程中,,非暴力的博弈、強調合作始終是主流,,這一路徑選擇將未來的印度,,導向了聯(lián)邦制、民主制和偏社會主義的方向,。激進的民族主義和宗教訴求未能在印度成勢,。
1947年建國前夜,尼赫魯?shù)难葜v完成了對現(xiàn)代印度的助產(chǎn),。遺憾的是,,在這個官方語言超過20種、方言超過2000種的國度,,他無法讓所有印度人同時聽懂他在說什么,。
國大黨的建國方案
檢討戰(zhàn)后新建立國家的歷史,與印度類似的多元,、復雜國家似乎都沒什么好下場,。印度的鄰居緬甸是最典型的例子。緬甸同為英屬殖民地,,獨立后也采取民主的辦法,,黨派和平競爭。但不久后,緬甸就陷入長期內(nèi)戰(zhàn)和軍事獨裁的畸形社會,。建國精英們賦予緬甸的邊界,,只是劃定了戰(zhàn)場的大小和競技者的資格,卻未能確立國家主權,。
如何讓印度存活,?以尼赫魯為代表的印度精英團隊,提供了三個相互關聯(lián)的解決方案,。
首先,,用民主政治將社會整合為有機體,為印度認同提供合法性基礎,。即使按照當時發(fā)達國家的標準,,印度的民主也是相當激進的——全體公民無論男女,年齡達到21歲以上即有選舉權,。雖然用“造反合法化”的代議制民主,避免了壟斷政治權力潛在的動蕩與顛覆,,但其代價也是巨大的,。比如民主博弈帶來的效率問題,和發(fā)展路徑的搖擺,。由于印度的絕大部分地區(qū)尚不具有現(xiàn)代特征,,貧困更是無處不在,所以最大化的民主勢必成為民粹與短視的滋生地,。
其次,,以聯(lián)邦制架構提供了地方與中央在財政、稅收,、公共政策方面的博弈規(guī)則,,通過確保中央政府的財政能力,尼赫魯建立了并不弱小的中央,,最大限度遏制了分離主義的抬頭,。在尼赫魯?shù)囊?guī)劃方案中,強壯的中央政府成為了全印度的指導者,,地方分歧之間的平衡器,。在其執(zhí)政時代,印度依據(jù)語言特點重新劃定了各邦邊界,。意味著種種衍生利益的行政區(qū)劃改革,,在沒有強勢中央政府的情況下顯然無力實現(xiàn)。
第三,,尼赫魯和國大黨人所受到的英式教育,,使其相信世俗化才是解決印度內(nèi)部不平等問題的鑰匙。他們相信族群和宗教的思想、資源一旦參與政治,,就會帶來流血和決裂,。在他們看來,只要推動現(xiàn)代化,,傳統(tǒng)就會自行削弱,。等人民用上電、火車和火柴,,又哪里會在乎廟里的神漢,?當一個印度人受過現(xiàn)代的教育,靠出色的頭腦和知識獲得認可后,,他是高級種姓還是賤民又有什么區(qū)別,?
在政治路線外,尼赫魯還有足夠的組織資源——一黨獨大的國大黨——來實現(xiàn)他的藍圖,。盡管圣雄甘地認為國大黨在建國后就失去意義,,理應解散,但甘地遇刺身亡后,,解散國大黨的主張也隨之熄滅,。
在最初幾年的過渡后,1951年至1952年,,印度啟動了第一次國會選舉,。這次選舉帶有強烈的傳播民主觀念和進行現(xiàn)代政治訓練的意味。尼赫魯自然是選舉的最大明星,。他的競選旅行累計達4萬公里,,讓10%的印度人聽到了選舉演說。
國大黨毫不出人意料地拔得頭籌,,獲得國會兩院中大約三分之二的席位,。通過民主形式,印度人民將權力賦予國大黨,,而國大黨的組織傳統(tǒng)將權力集中到尼赫魯,。尼赫魯將權力施加在英殖民者留下的官僚系統(tǒng),掌控了社會財富的分配與運轉,,以期改造社會,。權力—政體—社會,三者看似有機結合到一體,,締造了現(xiàn)代印度政治生活的初始模樣,。
民主朝氣的耗盡
然而,幾乎僅僅是由精英賜予的民主制度,,卻留下許多縫隙,。民主之網(wǎng)廣泛但缺乏縱深,。傳統(tǒng)社會種姓邊界的基本面沒有打破。各個種姓自高到低,,構成縱向的庇護和依賴紐帶,,各遵原有秩序并不分享公共空間。下層種姓選民投票,,往往投給了庇護網(wǎng)的上層種姓,。
上層種姓依然牢牢掌握著印度社會的財富、資源,,也掌握著票倉,。正是他們組成了國大黨的核心力量。當民主政治逐漸發(fā)展起來后,,縱向的社會結構以緩慢但明確的速度解體時,,國大黨藍圖里的未來就不那么確定了。
建國時的精英,,多少注意到了未來的風險,。印度憲法的奠基人,安倍德卡爾博士曾說:“印度實現(xiàn)了政治上的平等,,卻同時存在著社會和經(jīng)濟的巨大不平等,。當建國時的朝氣退卻,腐敗滋生時,,人民對平等的追求便超越一切,。”
為民眾留下追求平等通道的民主制,,在避免動蕩的同時,,各個階層將找到自己的甘地式代言人參與政治競爭,瓜分公共資源,。以族群,、階層、地方為組織原則的政治黨派從此繁榮,。
當社會的基本規(guī)則確定,,它會自行演進,再非建國者所能扭轉,。尼赫魯家族的后代對此感知最深,。當尼赫魯家族第二代的女強人英迪拉·甘地,在1975-1977年主持緊急狀態(tài),、鎮(zhèn)壓反對派面對巨大阻力時,,她或許會懷念年輕時隨父親在政壇無往而不利的風云歲月。
1964年,,尼赫魯去世,。此時民主政治的朝氣漸漸耗盡,。在依靠大量外來援助的情況下,經(jīng)濟發(fā)展也僅僅做到與人口增長速度同步,,不能改善絕大多數(shù)人生存情況的發(fā)展顯然聊勝于無,,以至于這個階段的“印度速度”成為后發(fā)國家無力脫貧的代名詞。
國大黨幾乎淪為政治精英獲取權力和公共資源的工具,,腐敗和潛規(guī)則是尼赫魯體系在其身后運轉的潤滑劑,。瑞典經(jīng)濟學家謬爾達爾發(fā)明了一個專屬政治名詞——軟政權,來形容這一時期的國大黨政權,。
在日漸生長的不滿之外,,誰來接班成為了印度政界最敏感的問題。一個黨內(nèi)元老繼任,,則意味著其他元老降級,,高層權力結構將發(fā)生動蕩。因此,,多數(shù)國大黨元老們決定把年輕一代——尼赫魯?shù)呐畠河⒌侠?middot;甘地捧上黨首寶座,。
英迪拉的任性早已名聲在外,但元老們沒想到這個晚輩,,會把自己和國大黨接近掀翻,。1966年1月,英迪拉在國大黨內(nèi)部推選中戰(zhàn)勝她的叔叔——甘地的老秘書德賽,。在得知獲勝消息時,,她走向德賽,雙手合十問,,你愿意祝福我嗎,?相信印度傳統(tǒng)和瑜伽遠過于科學的德賽給予了肯定的回答,。3年后,,德賽叔叔被英迪拉趕出了政壇,。
國大黨的權力在漸漸消亡。
鐵腕時代的終結
英迪拉拯救國大黨的核心手段是跟元老們攤牌,。1969年,,打擊元老及其親信的舉措在全國展開,在破壞了縱向庇護政治網(wǎng)絡的同時,,國大黨因英迪拉分裂為兩大派系,,挺英迪拉的派系實力占據(jù)優(yōu)勢。
但推動變革所需要的政治資源遠多于此,,英迪拉面臨著無法從黨內(nèi)獲得足夠支持的困境,,那么窮人的選票就成為了救命稻草。1971年,,借助成功的農(nóng)業(yè)綠色革命和相對快速發(fā)展的經(jīng)濟狀況,,英迪拉將選舉變?yōu)橐粓鰩捉翊獾纳鐣\動,。自此,平等與福利成為了印度政治的核心議題,。誰也無力阻止大眾民主的浪潮,。
隨后數(shù)年,權力與聲望前所未有地集中于英迪拉一身,,以至于國大黨主席巴魯阿曾說出一句名言:“英迪拉即印度,,印度即英迪拉”,這句話的英文表述“Indira is India, India is Indira”迅速在西方流傳開來,。
英迪拉名聲日隆,,澄清吏治、反腐清黨都不能滿足英迪拉改造印度的野心,,政治反對自然而然的愈發(fā)強烈,。最終,1975年英迪拉以強制手段逮捕反對派領袖,,借口內(nèi)部騷亂,,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tài)。將印度帶到了專制邊緣,。
兩年的緊急狀態(tài),,不僅激起各界對破壞法治的反感,也暴露了過分集權的諸多弊病,。英迪拉對此并非一無所知,,她曾表示:“自己不怕被老虎吃掉,卻不知道怎么從老虎背上下來,。”
但她父親留下的民主體制,,給予了她和平退出的機制。兩年經(jīng)濟建設成績斐然,。自信的英迪拉宣布取消緊急狀態(tài),,釋放政治犯,,開放選舉,。英迪拉期望在績效帶來的合法性之外得到她曾倚重的選民的背書。但這一次,,國大黨遭到了印度民眾的裁決,。從監(jiān)獄放出的反對派倉促聚集,以“自由和面包”為口號,,將以“能干事的政府”和“消除貧困”為口號的英迪拉國大黨趕下臺,。新任總理就是那位德賽叔叔。這次離場的換成了英迪拉,,她很快被捕入獄遭遇長期審訊——翻身的反對派在清算緊急狀態(tài)時侵犯人權的行為,。
不過,,英迪拉沒有錯判敵人的真實實力。以反英迪拉為共識的倉促集合上臺后持續(xù)動蕩,。兩三年后,,人們就開始懷念那個霸氣十足的老太太。1980年,,英迪拉重返總理寶座,。
英迪拉·甘地反復強調自己為引導印度人民不惜犧牲的決心,話語的背后邏輯是,,沒有國大黨,,就沒有現(xiàn)代印度。而沒有尼赫魯家族,,就沒有辦法整合國大黨,。故天降大任于英迪拉一身,她的兩個兒子也先后被作為接班人培養(yǎng),。
這句話也一語成讖,。
改革葬送尼赫魯王朝
1984年,在錫克教徒和印度教徒持續(xù)的沖突中,,為了在選前樹立形象的英迪拉·甘地派兵進占了錫克教圣地金廟,,剿滅了她一手扶植的主張錫克教獨立的分離分子。幾個月后,,兩個錫克教保鏢在總理府將英迪拉槍殺,。
英迪拉之死,意味著印度告別強人政治,,進入群黨紛爭的時代,。
同樣是強人,英迪拉自然不如其父,,黨派分化在其執(zhí)政時就已顯現(xiàn)出來,。歷史借助英迪拉之手,加速了國大黨一黨獨大體系的瓦解,。1966年到1984年,,國大黨分化出12個政黨。而在英迪拉之后,,國大黨至今又分化出30余個黨派,。新生的黨派是如此之多,以至于掛著共產(chǎn)黨牌子的政黨就有數(shù)十個,。時現(xiàn)時滅的群黨,,更多地圍繞具體的人而非立場變化。
這些政黨大多帶有大佬政治和社會運動的特點,。黨派召集者通過社會運動召喚自己的支持者,,以公平為名許以福利承諾,,建構自己的庇護網(wǎng)絡。當政治博弈的格局改變,,黨派隨之重組,。政黨領袖只要打著捍衛(wèi)自己信眾的旗號,便可改變政治觀點,。
黑社會大佬,、族群或宗教領袖均可成為地方議員。家族往往成為黨派核心,。政黨的組織脫胎于領袖的熟人網(wǎng)絡,。非政府組織、媒體,、智庫圍繞政黨運轉,,一批政治掮客熟練地將競選、權力分配轉變?yōu)槊鞔a標價的交易,。
類似這樣的黨派生態(tài)也出現(xiàn)在19世紀的美國和民主化初期的臺灣地區(qū),。它似乎是民主制度難以避免的一個階段。它產(chǎn)生的原因可能是具有現(xiàn)代行為觀念的選民并不占據(jù)主導力量,。在日常生活中,,當警察肆無忌憚地侵犯個體權益時,人們優(yōu)先選擇的是求助自己認識的組織大佬,,而不是效率低下的司法系統(tǒng),。
民粹式的權力博弈,使得價值觀往往要讓位給機會主義,。在策略高于一切的指導原則下:國大黨可以和錫克教的分離分子站在一起,,無神論的共產(chǎn)主義政黨也會和宗教政黨建立同盟。臺上臺下的各個黨派都需要更多地向自己的支持者給予補貼上的許諾,,財政和公共資源日漸淪為黨派的錢包,。
用印度學者的話說,中國實現(xiàn)了市場經(jīng)濟,,而印度則實現(xiàn)了市場化的政治,。功利性的博弈持續(xù)到80年代末,終于引發(fā)了財政災難,。
當財政在1991年崩盤時,,政治精英與社會都被迫接受一個共識:必須摒棄傳統(tǒng)的左翼道路,,爭取創(chuàng)造更大的社會財富,。這已經(jīng)不是單純的經(jīng)濟考量,而是政治,、社會穩(wěn)定的必須,。
超過180項經(jīng)濟舉措迅速出臺,,若干行業(yè)的許可證被取消。私有企業(yè)和外資獲得難以想象的機會,。公有制主導的計劃經(jīng)濟向私有制的市場經(jīng)濟傾斜,。從90年代起,印度的經(jīng)濟進入快速發(fā)展階段,。20年下來,,社會出現(xiàn)一系列快速變遷。它反映在政治生活中的結果是:1990年以前印度總共舉行過8次全國大選,;而90年代10年間就舉行了5次,。
1996年國大黨再次落選時,黨內(nèi)左派精英主持的檢討報告認為,,恰恰是因為改革導致了落選,。如果站在建國初期尼赫魯和他的同志們的立場上,黨內(nèi)左派的看法并不難理解,。尼赫魯主張中央政府主導社會發(fā)展,,按照類似蘇式計劃經(jīng)濟分配資源,規(guī)劃和發(fā)展行業(yè),。
因此,,改革意味著對尼赫魯體系的根本背叛。當這套體系瓦解時,,失去了道統(tǒng)的國大黨還能走多遠,?
印度人民黨的崛起
尼赫魯?shù)染⒃嘈牛F(xiàn)代化將使族群,、教群的社會功能大大削弱,。只要堅持世俗化,信仰將無法干預政治,,種姓將失去意義,。但半個多世紀過去后,傳統(tǒng)并沒有像尼赫魯一代預想的那樣消失,,而是作為全社會重要的組織資源而堅強存在,。
隨著社會的變遷,尼赫魯體系無力緩解社會各個階層的不滿和不安全感,。每個家族為爭奪鐵飯碗付出成本越來越高,,體制已經(jīng)無法容納社會對資源競爭的需求。當原有的體系衰落甚至失敗的時候,,人們越發(fā)傾向于賦予傳統(tǒng)以美好回憶,。尋找尼赫魯體系的替代品與對傳統(tǒng)組織資源的利用,順理成章地合為一體。
印度社會各個階層間因更為平等地競爭公共資源而形成了對立,,產(chǎn)生了橫向的博弈?,F(xiàn)代的族群、教群政黨不可能致力于恢復前現(xiàn)代的秩序,,而是借用傳統(tǒng)觀念的生命力,,吸引支持者,確保在公共資源上的份額,。
在這樣的框架下,,穆斯林政黨的立場不是為了重建莫臥兒王朝,而取決于能否保持與印度教政黨對立的位置,;底層賤民種姓政黨則根本反傳統(tǒng),,批評社會不公正,傳統(tǒng)的等級歧視無處不在,;婆羅門政黨則指責政府將太多資源傾向給底層賤民,,才是最大的不公正,而非恢復婆羅門的高貴身份,。
在所有族群,、教群政黨中,印度人民黨不算歷史最悠久的,,但無疑最成功,。1980年,印度人民黨誕生,,寄托在超越種姓,,以印度教文化整體建構國家共識核心的政治訴求像流感一樣迅速擴展全國。
早期印度人民黨不惜以暴力手段強調對穆斯林的排他性,。這種排他性的強度與其塑造新印度社會主體的決心成正比,。越來越多的人支持在新的印度文化共同體的核心凝聚之下,才能生長出更符合印度特性和普世原則的資源分配體系,。
80年代后期,,印度人民黨領袖策動了一系列甘地式的長距離游行。游行經(jīng)過的地方既有歡慶的人群,,也有暴力,、動蕩和沖突。持久的煽動帶來悲劇性的結果,。1992年12月6日,,在印人黨的力推下,印度教激進分子拆除了北方邦的巴布里清真寺,,引發(fā)全國范圍內(nèi)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間的反復沖突,,數(shù)千人毫無意義地喪生,。國大黨領導的政權處置不當,被學者視為其衰落的關鍵,。
盡管次年的大選印度人民黨失敗,,反映出印度社會對于暴力族群沖突的反感,。但是從長期講,,印度人民黨表達了替代以中央政府協(xié)調聯(lián)邦,主持社會資源分配為核心的尼赫魯體系的決心,。
值得注意的是,,80年代以來的族群沖突,尤其是1992年拆寺引發(fā)的暴亂集中在孟買等大城市,,而非更傳統(tǒng)的鄉(xiāng)村社會,。大量在城市中找不到方向的城市居民被印度人民黨動員起來。
當印度人民黨在大選中獲得更為穩(wěn)固的基礎,,甚至超過國大黨,,成為議會第一大黨后,其社會動員任務幾近完成,,其表現(xiàn)也更為溫和,。早期的印度人民黨主張反對國家干預主義,塑造了中間偏右立場的形象,,與國大黨對立,。這一主張吸引了對宗教無感但對賺錢敏感的部分中產(chǎn)階級。
而在改革興起后,,當資本主義改革帶來一系列福利分配問題時,,它又基于現(xiàn)實利益考量,靈活轉身,,采取保守或偏左的主張,。比如當國大黨期望在零售業(yè)引進外國直接投資時,印度人民黨采取了強硬的拒絕態(tài)度,,和共產(chǎn)黨同期搞起反對政府的大規(guī)模游行,。對于印度民眾而言,至少在政治上,,印度人民黨成功成為可以和國大黨抗衡的政策平衡器,。
但是無論印度人民黨如何調整主張,其根基始終是在印度教文化民族主義,。從1990年代至今,,印度人民黨快速崛起。終于在2014年,,新的歷史節(jié)點似乎到來了,。30年來未見的單黨擁有組閣資格的局面顯現(xiàn)。印度人民黨占據(jù)了英迪拉及她之前國大黨占據(jù)的位置。通過民主的游戲,,國大黨的權力被前所未有地顛覆了,。
印度人民黨的勝利只是開始,它能否提出一套全新的尼赫魯體系的替代品猶未可知,,其勝利究竟是莫迪個人魅力及印度人民黨社會動員能力的勝利,,還是印度教民族主義的勝利也難下判斷。這有待于對印度未來發(fā)展的進一步考察,。
[責任編輯:PN034]
29歲小伙戀上62歲老太 稱做夢都夢到她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網(wǎng)羅天下
頻道推薦
智能推薦
中科院院士丁奎嶺任上海交大常務副校長
0條評論2018-10-30 13:11:10
鳳凰資訊官方微信
圖片新聞
視頻
-
李詠珍貴私人照曝光:24歲結婚照甜蜜青澀
播放數(shù):145391
-
金庸去世享年94歲,三版“小龍女”李若彤劉亦菲陳妍希悼念
播放數(shù):3277
-
章澤天棒球寫真舊照曝光 穿清華校服膚白貌美嫩出水
播放數(shù):143449
-
老年癡呆男子走失10天 在離家1公里工地與工人同住
播放數(shù):16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