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陽初:抗戰(zhàn)是真正的新中國國家的序幕
2014年06月26日 14:02
來源:新華網(wǎng) 作者:賈永、孫承斌
本文摘自:新華網(wǎng) 作者:賈永、孫承斌,,原題:《“這一天”,中華民族浴火重生》這是一段屈辱的終結(jié),。當中國人民以傷亡3500萬人的代價,徹底戰(zhàn)勝日本侵略者,,中華民族取得了百余年來反
本文摘自:新華網(wǎng) 作者:賈永,、孫承斌,原題:《“這一天”,,中華民族浴火重生》
這是一段屈辱的終結(jié),。當中國人民以傷亡3500萬人的代價,,徹底戰(zhàn)勝日本侵略者,,中華民族取得了百余年來反抗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
“東亞病夫居然奮起了,,睡獅果然醒了,。從前只是一大塊沃土,一大盤散沙的死中國,,現(xiàn)在是有血有肉的活中國了……”朱自清曾以“這一天”為題,,寫下這段激情洋溢的文字。
這是一個巨變的開始,。在抗日戰(zhàn)爭的血火淬煉中,,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團結(jié)達到空前的程度。日益成熟的中國共產(chǎn)黨,,成為歷史和人民的選擇,。
新華社記者賈永、孫承斌報道
讓我們再一次凝望這個熱血鑄就的歷史坐標——
1945年9月3日,。
這個明亮,、清新的秋日,,將永遠銘刻在中華民族的歷史年輪中。以這個勝利之日為標志,,中華民族擺脫向下沉淪的衰敗軌跡,,開始走向振興的偉大轉(zhuǎn)折——
軍事科學院研究員岳思平:中國最終能戰(zhàn)勝日本,民族的覺醒和團結(jié)是關(guān)鍵
多災(zāi)多難的近代中國,,戰(zhàn)爭何其頻繁,!1840年,英國殖民者倚仗堅船利炮,,轟開中國的大門,,曾經(jīng)創(chuàng)造燦爛文化的中華民族,從此陷入戰(zhàn)敗,、求和,、割地、賠款的循環(huán)噩夢,。
近一百年過去了,,這次的敵人比過去任何一個還要兇惡。從策動“滿蒙獨立”,、提出“二十一條”,,到發(fā)動“九一八事變”、搞“華北自治”,,直至悍然發(fā)動全面侵華戰(zhàn)爭——滅亡中國,,是日本法西斯的既定目標。
然而,,此時的中國已不是甲午戰(zhàn)爭時的中國,,不是八國聯(lián)軍入侵時的中國,也不是袁世凱簽訂“二十一條”時的中國,。經(jīng)過辛亥革命和“五四”運動的洗禮,,隨著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中華民族開始覺醒,。特別是中國共產(chǎn)黨登上政治舞臺,,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
“我們?nèi)f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亡國滅種的危急時刻,中華民族發(fā)出最后的怒吼,。
傳遍大江南北的《松花江上》,,唱出了“九一八事變”后全國人民的悲憤情懷。南京冒雨請愿的學生,“鵠立于雨夜之中過夜,,一任風雨之肆虐者一晝夜,,甚至有病苦不支而倒地者,全體一心,,至死不去”,。
華北之大,已經(jīng)安放不得一張平靜的書桌了,!涌上街頭的北平愛國學生,,高呼“立即停止內(nèi)戰(zhàn)”“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的口號,“一二九”運動劃破籠罩大地的沉沉烏云,,吶喊出全國各族人民的心聲,。
王瀣,原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南京淪陷后,,年老多病、家境困難的他,,斷然拒絕汪偽政府的高薪誘惑,。1944年秋,臨終前的王瀣交代家人:“我生不愿見日寇,,死了,,棺材也不要見到敵人,!”
“為國家民族死之決心,海不清,,石不爛,,決不半點改變!”——49歲的國民革命軍第33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在殉國前給官兵的信中這樣寫道,。
“為了民族國家的利益,,過去沒有一個銅板,,現(xiàn)在仍然是沒有一個銅板,過去吃過草,,準備還吃草,。”犧牲時僅37歲的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quán),在給母親的信中這樣說,。
“1937年,,日本年產(chǎn)鋼580萬噸,中國僅為4萬噸,;日本生產(chǎn)飛機1580架,、坦克330輛,,中國為零。”軍事科學院研究員岳思平指出:“中國最終能戰(zhàn)勝日本,,民族的覺醒和團結(jié)是關(guān)鍵,。”
29歲小伙戀上62歲老太 稱做夢都夢到她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網(wǎng)羅天下
頻道推薦
智能推薦
蘭臺?“小鮮肉”在中國為何這么紅
118條評論2018-08-01 10:34:11
鳳凰歷史官方微信
圖片新聞
視頻
-
李詠珍貴私人照曝光:24歲結(jié)婚照甜蜜青澀
播放數(shù):145391
-
金庸去世享年94歲,三版“小龍女”李若彤劉亦菲陳妍希悼念
播放數(shù):3277
-
章澤天棒球?qū)懻媾f照曝光 穿清華校服膚白貌美嫩出水
播放數(shù):143449
-
老年癡呆男子走失10天 在離家1公里工地與工人同住
播放數(shù):16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