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勵志故事:王杰——一不怕苦 二不怕死
2014年09月30日 10:25
來源:中國網(wǎng) 作者:張樂
本文摘自:中國網(wǎng),,作者:張樂,,原題為:《青春勵志故事:王杰——一不怕苦 二不怕死》做好示范后,王杰向圍成一圈的12人講解道:“我剛才所做的,就是炸藥包的實爆連接步驟
本文摘自:中國網(wǎng),,作者:張樂,,原題為:《青春勵志故事:王杰——一不怕苦 二不怕死》
做好示范后,王杰向圍成一圈的12人講解道:“我剛才所做的,,就是炸藥包的實爆連接步驟,。做完這些后,下一步拉去拉火管的拉火栓,,導火索就會點燃……”在場的民兵和人武干部認真地看著,。
就在這時,意外發(fā)生了:拉火裝置失控,,發(fā)生自燃,,導火索突然燃燒起來,埋炸藥包的土層里冒出白煙,,火星噴濺著,。有著豐富爆破經(jīng)驗的王杰知道,此時自己只要身體向后一仰,,就可以脫離危險,,但在場的民兵并沒有受過這方面的訓練,也沒有這方面的知識,,都驚恐地呆在原地一動不動,。就在導火索將要燒完的那一刻,王杰大聲一聲“快閃開,!”他縱身躍起,,撲向炸藥包,用自己的身體把炸藥包完全蓋住,。緊接著轟的一聲巨響,,炸藥包爆炸了……
他甚至什么都沒來得及說,對他虧欠很多的未婚妻,,對他年邁多病的老母親,。因為工作需要,他多次推遲婚期,;其母心臟病復發(fā),,他以戰(zhàn)備為重,三次推辭連里安排的假期,。在危險面前,他絲毫沒有猶豫,,飛身一躍,,以血肉之軀保護了周圍12條鮮活的生命,而他美好的青春年華在23歲之時卻戛然而止,。
在王杰英勇犧牲兩天后,,組織決定將他下葬,。張樓公社的群眾聽說為王杰送葬,男女老少都來了,。方圓幾十里的群眾聽說了他的事跡后深受感動,,也自發(fā)地來了。得救的人和家屬以及公社干部扶著王杰的靈柩一步一步緩慢地走向墓地,,群眾和部隊官兵跟隨,,一起組成了一支從頭到尾有十幾里長的送葬隊伍。送行途中,,一路哭聲,。將王杰下葬后,大家自發(fā)地守在墓旁,,久久都不愿離去,。
“為人民服務(wù)就是幸福。為黨的事業(yè)忠心耿耿,,為革命勝利勇于犧牲,。是共產(chǎn)黨員哪能不視死如歸,做革命軍人豈能管個人安危,。我們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做一個大無畏的人……”
王杰所在部隊將他的英雄事跡逐級上報,,他的日記也被逐級上傳,。師政治部組織宣傳干部根據(jù)王杰的事跡,寫出一篇篇稿件,,宣傳報道王杰的事跡,;還搞了王杰烈士事跡展覽,組織干部戰(zhàn)士參觀,。地方干部,、群眾得知辦王杰事跡展覽后,也成批地前來參觀,。參觀者無不為王杰的事跡所感動,。
隨后,全國多家媒體對王杰的英勇事跡進行了宣傳報道,。僅1965年第四季度,,全國各大報刊、電臺發(fā)表與王杰有關(guān)的報道多達1300多篇,。他的事跡和日記還引起了黨和國家領(lǐng)導人的關(guān)注和贊揚,。毛澤東主席為他題詞:“我贊成這樣的口號,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周恩來則作詩“座座高山聳入云,,我們施工為人民。不怕施工苦和累,,愿把青春獻人民,。”
1965年11月,國防部命名王杰生前所在班為“王杰班”,。1968年,,家鄉(xiāng)人民為紀念王杰,將其故里華堌村更名為“王杰村”,,并在村東建王杰烈士紀念館,,讓子孫后代銘記烈士的英雄事跡。
“改造思想是一個長期艱巨的任務(wù),,絕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但是我有決心有毅力堅持不懈的進行改造,克服各種非無產(chǎn)階級的思想意識,,做一個優(yōu)秀的革命戰(zhàn)士”,。斯人已去,但“做一個優(yōu)秀的革命戰(zhàn)士”的決心將長存人間,。他的人生雖然短暫,,卻絲毫不蒼白;王杰臨危不懼,,果敢而堅定地犧牲自己保全他人,,這種氣魄這份胸襟這股精氣神,無論時光怎樣流轉(zhuǎn)都不會磨滅和褪色,。
相關(guān)專題:930烈士紀念日
29歲小伙戀上62歲老太 稱做夢都夢到她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網(wǎng)羅天下
鳳凰歷史官方微信
圖片新聞
視頻
-
李詠珍貴私人照曝光:24歲結(jié)婚照甜蜜青澀
播放數(shù):145391
-
金庸去世享年94歲,三版“小龍女”李若彤劉亦菲陳妍希悼念
播放數(shù):3277
-
章澤天棒球?qū)懻媾f照曝光 穿清華校服膚白貌美嫩出水
播放數(shù):143449
-
老年癡呆男子走失10天 在離家1公里工地與工人同住
播放數(shù):16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