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國家公祭鼎:高1.65米重2014公斤三足圓形銅鼎
2014年12月13日 11:45
來源:人民網(wǎng)
12月13日上午10時,國家公祭儀式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和南京大屠殺幸存者代表,、85歲的夏淑琴一同走上公祭臺,,為國家公祭鼎揭幕。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
原標題:揭秘國家公祭鼎:高1.65米重2014公斤三足圓形銅鼎
人民網(wǎng)南京12月13日電(姚媛,、王初)12月13日上午10時,,國家公祭儀式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和南京大屠殺幸存者代表、85歲的夏淑琴一同走上公祭臺,,為國家公祭鼎揭幕,。一起參加揭幕的還有13歲的阮澤宇,他的祖輩慘死在日寇的屠刀之下,。隨著拉動絲帶,,幕布徐徐降下,一尊高1.65米,、重2014公斤的三足圓形銅鼎呈現(xiàn)眼前,。
國家公祭鼎鼎上外口徑1.266米,內(nèi)口徑1.156米,,鼎耳高0.498米,,鼎足高0.915米,底座為高0.45米,,長寬各2米的黑金沙石,,銘刻有“國家公祭鼎”五個篆體鎏金大字。銅質(zhì)的鼎身和銅質(zhì)的底座重2014公斤,,石質(zhì)的底座重1213公斤,,象征2014年12月13日,,舉行首次國家公祭。鼎深古銅色,,以顯莊重與肅穆,。鼎上頸部和兩耳側面紋飾以所在地南京市常見綠色植物的枝葉為圖案元素,象征著綠色和平,、生命重生,。銅質(zhì)底座部分鑄有南京標志建筑城墻圖案,象征首次國家公祭在古城南京舉辦,。鼎頸部紋飾為傳統(tǒng)雷紋,,鼎足上端采用犀角紋,足下端為象腿足形,,兩足在前,,一足在后,圓睛張目,,粗獷有力,,象征中華民族在歷史記憶中覺醒,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
據(jù)介紹,,國家公祭鼎正面鑄有160字的銘文,魏碑簡體字,,銘文描述了南京大屠殺給中華民族造成的深重災難,,表達了中國人民的憤怒和強烈譴責之情,對遇難同胞表示痛悼,、祭奠之意,;記述了南京大屠殺激發(fā)全民抗戰(zhàn),中國人民最終取得勝利的歷程,,表達了銘記歷史,、警示未來,維護和平,、圓夢中華的堅強意志和決心,;考慮到祭器是古鼎,歷史文化積淀深厚,,銘文采用“駢文”體來寫,,講究對仗押韻,立意內(nèi)涵深刻,、行文氣勢磅礴,與國家公祭鼎渾為一體,,體現(xiàn)歷史和文化的厚重感,,增強了公祭的感染力,、震撼力、歷史傳導力,。
此外,,鼎的后側左右兩邊鑄有記事,共287個漢字,,楷體簡體字,,詳細記載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設立“國家公祭日”和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xié)、中央軍委舉辦首次國家公祭的事實,。
網(wǎng)羅天下
鳳凰資訊官方微信
圖片新聞
視頻
-
李詠珍貴私人照曝光:24歲結婚照甜蜜青澀
播放數(shù):145391
-
金庸去世享年94歲,三版“小龍女”李若彤劉亦菲陳妍希悼念
播放數(shù):3277
-
章澤天棒球?qū)懻媾f照曝光 穿清華校服膚白貌美嫩出水
播放數(shù):143449
-
老年癡呆男子走失10天 在離家1公里工地與工人同住
播放數(shù):16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