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祭和平宣言作者:以最古老詩體撰寫今日之和平
2014年12月13日 11:51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全篇《和平宣言》最為亮眼,、也是創(chuàng)作者思想最為核心的一段,是“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大德曰生,和氣致祥”,。
12月13日是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當(dāng)天上午10時,國家公祭儀式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jì)念館舉行,。中新社記者廖攀攝
原標(biāo)題:公祭和平宣言作者:以最古老詩體撰寫今日之和平
中新網(wǎng)南京12月13日電(記者 申冉) 2014年12月13日,對于73歲的南京老作家馮亦同來說,,是一個特殊的日子,。2002年,他創(chuàng)作的第一篇《和平宣言》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jì)念館(下文簡稱江東門紀(jì)念館)的廣場上被誦詠,;十二年后,,他創(chuàng)作的首篇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和平宣言》,在同樣的地點,,由77名少男少女再次“唱響”,。這是一首以中國最古老詩體、詩經(jīng)體創(chuàng)作的詩篇,。
國家公祭日當(dāng)天上午,,當(dāng)《和平宣言》由77把尚顯幼嫩的童聲吟誦,,第一句話就是:“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鐘山花雨,,千秋芬芳”,這也是馮亦同這位老南京人對這座古城的戀戀情懷,,自幼生長于南京城南秦淮河畔的馮亦同,,對南京的山山水水有著別樣的感情,“我要讓世人都看到古都南京的美,,也看到這份美是如何被踐踏,、毀滅于日本侵略者的鐵蹄之下。”
“……三十余萬,,生靈涂炭,,煉獄六周,哀哉國殤……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殷憂啟圣,多難興邦……”
馮亦同告訴記者,,當(dāng)受到邀請創(chuàng)作首個國家公祭日的和平宣言時,,對于這次晚年創(chuàng)作生涯中可能最重要的一次創(chuàng)作,馮老決定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完成,,使用自己晚年愈發(fā)專注和喜愛的古詩詩體來創(chuàng)作,。
“十二年,與時代大背景而言是一個大循環(huán),,與我個人而言則是一個小循環(huán),。”年輕時代喜愛“新文化”的馮亦同,自2002年第一次撰寫《和平宣言》之后,,連續(xù)五年間的《和平宣言》,,都由他以散文體來撰寫;反而是在年逾古稀之年,,馮老回到中國詩人最初的熱愛,,選擇中國最古老的詩體、四言二節(jié)拍的詩經(jīng)體來展現(xiàn)當(dāng)代中國人對和平的呼喚,。
選擇詩經(jīng)體,,馮亦同更多的是對整個國家公祭的考慮,“這是一次國家層面的公祭,,以舉國之禮來祭奠亡者,,這樣鄭重的場面只有古詩經(jīng)體才能顯出其端莊、其鄭重,。”馮亦同解釋,,以四字一句,,兩句一節(jié),采用韻文體,,句句押韻,,朗朗上口,由多人吟誦,,格外體現(xiàn)了“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的國家之禮儀。
全篇《和平宣言》最為亮眼,、也是創(chuàng)作者思想最為核心的一段,,是“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大德曰生,,和氣致祥”。
對于這段分別汲自儒學(xué)精髓“四書五經(jīng)”當(dāng)中的四句話,,馮亦同是這樣解釋的,,“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兩句來自《禮記》,,表達的是中國民眾自古以來就渴望的大同世界,、世界和平的愿望,這也是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zhǔn)的大道理,;
后一句“大德曰生”取自《周易》,,也是孔子所編的古代著作,更是傳達了孔教的精髓,,即“天地之間最偉大的道德是愛護生命”,,這樣的涵義放在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所設(shè)立的國家公祭上,亦是最為合適的一句和平呼喚,;
而語出《漢書》的“和氣致祥”四字,,則表達了中國人最為推崇的對人謙和、家和萬事興的簡單民間智慧,。
“這樣四句話,,即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和平思想,我認為在西方的和平學(xué)說中也有相關(guān)闡述,。”馮亦同表示,,以中華民族最為古老而美好的詩歌題材,,以中華先賢流傳千年的遺訓(xùn),,來表達中國民眾對戰(zhàn)爭的痛惡,對亡者的哀痛和對和平的期待,,作為一位詩人,,他有著莫大的榮幸,。
“對我已故的父母也算是有了一份交代,我已經(jīng)把他們對南京這座城市的熱愛和眷戀都帶進了這篇和平宣言,,帶給了更多的人們,。”從私人記憶到國家記憶,2014年的首個國家公祭《和平宣言》,,73歲的馮亦同老人感慨,,這可以說是自己創(chuàng)作生涯中最為滿意一件作品。(完)
附文:國家公祭《和平宣言》全文
和平宣言
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鐘山花雨,千秋芬芳,。
一九三七,,禍從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淪喪,。
侵華倭寇,擄掠燒殺,,尸橫遍野,,血染長江。
三十余萬,,生靈涂炭,,煉獄六周,哀哉國殤,。
舉世震驚,,九州同悼,雪松紀(jì)年,,寒梅怒放,。
亙古浩劫,文明罹難,,百年悲嘆,,警鐘鳴響。
積貧積弱,,山河蒙羞,,內(nèi)憂外患,國破家亡,。
民族覺醒,,獨立解放,改革振興,,國運日昌,。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殷憂啟圣,,多難興邦,。
七十七載,青史昭彰,,生生不息,,山高水長。
二零一四,,國家公祭,,中外人士,齊聚廣場,。
白花致哀,,莊嚴(yán)肅穆,丹忱抒寫,,和平詩章,。
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大德曰生,,和氣致祥。
和平發(fā)展,,時代主題,,民族復(fù)興,世代夢想,。
網(wǎng)羅天下
中科院院士丁奎嶺任上海交大常務(wù)副校長
0條評論2018-10-30 13:11:10
鳳凰資訊官方微信
圖片新聞
視頻
-
李詠珍貴私人照曝光:24歲結(jié)婚照甜蜜青澀
播放數(shù):145391
-
金庸去世享年94歲,,三版“小龍女”李若彤劉亦菲陳妍希悼念
播放數(shù):3277
-
章澤天棒球?qū)懻媾f照曝光 穿清華校服膚白貌美嫩出水
播放數(shù):143449
-
老年癡呆男子走失10天 在離家1公里工地與工人同住
播放數(shù):16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