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邊驛卒
2015-09-08 第177期
媒體制漫畫諷刺海灣國家對敘利亞難民無動于衷
歐洲難民如潮,,海灣合作委員會成員國(沙特阿拉伯、巴林,、科威特,、卡塔爾,、阿曼和阿聯酋)卻對敘利亞難民緊鎖國門,各方對此紛紛指責,。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海灣國家并沒有完全置身事外。一些人的慷慨捐贈還是可圈可點的,。
個人慈善捐贈總額高達數十萬美元。海灣國家國企(如卡塔爾石油公司)征求員工意見,看員工是否愿意每月為敘利亞難民捐出部分工資,,很多人表示同意,。
海灣國家慈善機構和個人捐款總額已達到9億美元。
然而,,隨著敘利亞戰(zhàn)況升級,難民營的供給依然不足,。
敘利亞人厭倦了戰(zhàn)爭,厭倦了在難民營看不到希望的日子,,紛紛逃離戰(zhàn)區(qū),,去尋找安全富足的生活,。面對如此龐大的移民潮,世界需要找尋出路解決危機,。
簡而言之,為難民提供食物和居所已經是昨天的問題,。而現在迫在眉睫的是,為數十萬難民提供生活的地方,,這也是海灣國家的糾結所在。
海灣國家曾允許敘利亞人移民入境,,(沙特阿拉伯稱,自己從2011年起收容了50萬敘利亞人民),,不過主要是民工,而對于沒有雇主和工作許可的難民,,這些國家還沒有明確的政策出臺。
要解釋這種現象,,需要深究海灣國家對于自己境內政治穩(wěn)定的擔憂,需要深入探討公民身份的問題,看看作為一個海灣國家的公民意味著什么,。
2012年敘利亞內戰(zhàn),逐漸演變?yōu)檫d尼派與伊朗盟友之間的矛盾,,海灣國家害怕敘利亞總統(tǒng)阿薩德的追隨者會打擊報復。
后來,,敘利亞人進入到海灣國家的條件越來越嚴苛,獲得工作簽證或續(xù)簽也變得越來越艱難,。
現在政策依然沒有改變,卡塔爾,、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尤其擔心,,阿薩德的支持者會實施報復,。
過去三年,謠言遍布,,稱恐怖分子正在海灣國家悄悄聚集,雖然沒有直接證據表明阿薩德支持者參與其中,。
另外,,一次性涌入幾千難民將會破壞海灣國家微妙的人口平衡。
比如,,阿聯酋和卡塔爾的公民人數只占10%多一點,,剩下的都只是短期民工。
對外國人而言,,只有當本人或配偶擁有全職工作時,,才能獲得居留權。如果沒有工作,,根本不可能在海灣國家永久留下來,。合同一到期,幾乎所有的民工都要回家,。
這就是海灣國家的運作方式:不管工作技術含量高低,,人員都保持相當高的流動率。如此一來,,才能保證本地阿拉伯人的主導地位,,不會被其他阿拉伯國家的人民或南亞勞工顛覆,。
因此,一群沒有工作和確切歸期的難民,,根本無法進入海灣國家,。
此前,沒有發(fā)生過如此大規(guī)模的難民危機,,會對海灣國家的社會結構和公民身份造成威脅,,即便是1948年巴勒斯坦人大逃難也稱不上先例。于是,,海灣國家干脆對敘利亞難民問題不作出回應。
海灣國家對于人口變化的恐懼根深蒂固,,害怕難民對其公民造成威脅,,因此,不論西方國家如何施加壓力,,這些國家恐難做出改變。
海灣國家的精英人士認為,,如果西方國家能夠盡早解決阿薩德及其政權問題,,難民問題根本就不會發(fā)生,。因此,西方外交官無論如何懇求,,海灣國家估計都會充耳不聞,。(編譯自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