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若要繼續(xù)拓展臺灣國際空間,維持不挑釁是其首要原則,。否則,,即使有美日兩國加持,也未必可成,。
據(jù)臺灣媒體報道,,蔡英文將于6月24日至7月2日出訪,全程九天八夜,。這是蔡英文上任后首度出訪,。
報道稱,蔡英文此行被定為“英翔項目”,,主要是造訪臺灣“邦交國”巴拿馬和巴拉圭,,來回分別過境美國東岸的邁阿密及西岸的洛杉磯。至于美國是否有政要接待,,臺灣“外交部”次長侯清山表示,,將遵循過往例子。而美國方面,,則重申中美《三個公報》與《臺灣關系法》的“一中政策”,。
綜合有關報道來看,蔡英文此次出訪似乎要保持一定的低調,,遵循過往先例,,維持不挑釁原則。但畢竟,,現(xiàn)在只是這樣說說,,后續(xù)真實動作如何,,仍需觀察。
原因很簡單,。蔡英文親近美日已是眾所周知的事實,。蔡英文在就職演講中就已經(jīng)表明,其上任后的對外政策,,將不同于馬英九的以現(xiàn)實利益為重,,而是優(yōu)先意識形態(tài)。在演講中,,蔡英文將美日等國視為意識形態(tài)相近,、對臺友好的國家。因此,,未來臺灣的對外政策上,,積極向美日靠攏,打破馬英九的“等距接觸”原則,,也就不足為奇了,。
此外,蔡英文政府一上臺后,,即將改變原來馬英九對日本沖之鳥礁是“礁”不是“島”的立場,,轉而采取“不采取特定立場”的模糊方式。這些都足以讓大陸對其未來的對外政策保持警惕,。
整體看來,,蔡英文的對外政策,也將集中于爭取更大的國際空間,,包括參與更多的國際組織,。而這也是蔡英文親近美日的重要原因,也是其此次出訪的重要觀察點,。
雖然馬英九任內(nèi),,臺灣也打開了一定的國際空間,加入一些國際組織,,比如以觀察員身份加入WHA,。但這些是在兩岸實行“外交休兵”的前提下進行的。而蔡英文顯然沒有繼續(xù)遵循馬英九路線的意圖,,而是試圖借助美日等國家的力量,,來抵消大陸對臺的影響,并借此拓展臺灣的國際空間,。
但是,,今后這種可能性究竟有多大,?美日又能發(fā)揮多少力量,?
美國若輕易挑釁作為中國核心利益的臺灣問題,,勢必會引發(fā)中國的強烈反彈。這顯然不符合美國的利益,。而這也是美國為何一再宣示“一中原則”,,避免兩岸出現(xiàn)大變化的原因。更進一步地說,,過去八年,,奧巴馬政府一再重申“重返亞洲”,但整體來看,,美國對東盟國家的投入顯然高于對臺灣的重視,。由此不難明白,臺灣對美國的戰(zhàn)略價值,,已非蔡英文等人想象的那么高了,。
美國倘若如此,日本又豈會輕舉妄動,。更何況,,蔡英文政府對待“沖之鳥礁”的態(tài)度,在臺灣內(nèi)部,,不僅遭遇國民黨的反對,,甚至部分民進黨“立委”也同樣表示不理解。如果蔡英文為了抵擋大陸的影響力,,過分倒向日本,,損害臺灣利益,恐怕首先將遭遇內(nèi)部抵抗,。
而美日等國家只能錦上添花,,絕不會雪中送炭。
總之,,蔡英文此次出訪的表現(xiàn)如何,,將是一個重要的觀察窗口。能否保持必要的低調,,維持不挑釁的原則,,值得觀察。
下一篇
一些國家和地區(qū)的法官,,多是“法官從律師中來”,而中國是“法官到律師中去”。只有讓法官變得更重要,,讓法院擺脫法律職業(yè)洼地的窘境,,才有可能帶動其他法治因素一起生長。
0人參與 0評論
作者
韋彬
作者其他網(wǎng)評
時事話題
近期發(fā)生的新聞議題,,盡在其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