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與“平定準噶爾”碑:這是中蘇劃界的鐵證
相關標簽: | [周恩來] |
頤和園中的周恩來 引而不發(fā)的哲理
一次,,周恩來向人們分析頤和園的得與失時說,,這座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是慈禧挪用海軍軍費在清漪園的遺址上恢復起來的,。如果當時她不用這些錢修建頤和園,,而是讓海軍衙門為北洋水師購買軍艦,,繼續(xù)和日本軍隊進行海戰(zhàn),,那會出現(xiàn)什么結果呢,依我看難以逃脫葬入海底成為一堆破銅爛鐵的下場,。
還有一次周恩來表示過如下意見,,現(xiàn)在我們接收的中國版圖,是清政府為我們創(chuàng)下業(yè)的,,如果不是清朝而是明朝,,中國的版圖會怎么樣呢?總理引而不發(fā),,任憑聽者自己去想象引申,。
在解放戰(zhàn)爭后期,為防止頤和園再次遭到破壞,,人民解放軍以果斷迅速的動作,,在解放北京以前就首先控制了頤和園,并以此向城里發(fā)起和平攻勢,。當葉劍英把北京和平解放的消息,用電波傳到當時毛澤東,、周恩來所在的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村時,,他們當機立斷作出向頤和園遷移的決定。也正是在頤和園這充滿民族文化氣息的環(huán)境中,,他們運籌了新中國的未來,。
在新中國成立以后,凡有較大影響的外事活動,,如歡迎印度尼西亞總統(tǒng)蘇加諾,、蘇聯(lián)最高蘇維埃主席伏羅希洛夫、越南的胡志明主席,、柬埔寨西哈努克親王等,,都是周恩來代表國家在頤和園進行的。那時,,一些國內外的新聞機構,,為了能及時報道中國最高層領導人的活動,他們的視線始終關注著頤和園,。就連周恩來生前進行的最后一次中美外交活動,,也沒有離開這座具有濃厚東方色彩的古典園林。
您可能對這些感興趣: |
|
共有評論0條 點擊查看 | ||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