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毫無疑問,,手抄本文學是對當時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反動,。在一場宣稱要“觸及靈魂”的運動中,“白紙黑字”往往就是“罪證確鑿”,一封尋常的家書有時都要暗示閱后即毀,,何況這些對偉大時代精神的顛覆性作品,。那時,幾乎所有的作者都不署名,,張寶瑞也不例外,。
不署名并不意味著安全,。1972年春,,手抄本《歸來》(《第二次握手》)流傳到北京,兩年以后,,首都一家報紙在其第960期《內(nèi)部參考》中反映了《第二次握手》廣泛流傳的情況,姚文元批示:“這不是一般的壞書,,也決不是工人能搞出來的,。要查一下作者是誰,怎么搞出來的,,必要的時候可以請公安部門幫助查,?!?/P>
公安部門立即成立了“《第二次握手》專案組”,著手清查,。不久,,寫作《第二次握手》的張揚就被拘留,,經(jīng)過一年零三個多月的審訊,、外調(diào),、揭發(fā),、批判,,特別是經(jīng)過湖南師范學院文學系的專家分析定性從而“破案”以后,,終于在1976年3月21日由省公安局報請省委批準逮捕,。
張寶瑞當然不知道這些“內(nèi)部機密”,但是他知道寫作的危險,。他小心翼翼,卻是一發(fā)而不可收,。據(jù)統(tǒng)計,文革的手抄本作品有300多部,其中張寶瑞就有20多部,。
四
1977年深秋,,恢復高考的消息傳來,,張寶瑞想上大學的愿望變得越發(fā)強烈起來,。盡管信心不足,他還是決定試一試,。“那一次,,我很清楚自己數(shù)理化學科的情況,,所以,并不是抱著考上的心態(tài),,而只是準備體驗一下,,沒有任何的復習準備就上了考場,結(jié)果可想而知,?!?/P>
第二年7月,張寶瑞又坐在了高考的考場,,自我感覺發(fā)揮得還很不錯,。他還在一張考卷的背后,,寫下一首七律詩,取名《無題》,,之后再交上去,。
26歲的張寶瑞收到了中國人民大學第一分校新聞系的錄取通知書。(據(jù)《經(jīng)濟觀察報》馬國川/文)
您可能對這些感興趣: |
|
共有評論0條 點擊查看 | ||
相關新聞
編輯:
胡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