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標簽: | [清朝] |

1900年8月15日,,大清國都城淪陷,,政府和朝廷逃亡。9月29日,,李鴻章到達天津,。李鴻章專程去了一下他曾經(jīng)執(zhí)政達二十多年的直隸衙門。此時此刻,,北洋大臣的辦公地已是破敗不堪,,李鴻章蹣跚著步子,,察看著廢墟中的一切,內心沉痛無比,。10月11日,,李鴻章到達北京。
由于心理壓力巨大,,李鴻章終于病倒了,,他在拜會英、德公使后回賢良寺的路上受了風寒,,一病不起,,故作拖延以“漫天要價”的聯(lián)軍沉不住氣了,他們唯恐朝廷再也沒人來收拾這個爛攤子,,一個耗盡“中國財力兵力”的“議和大綱”終于出籠,。1901年1月15日,李鴻章和慶親王在“議和大綱”上簽字,。國人聲討又起:“賣國者秦檜,,誤國者李鴻章!”
簽訂《辛丑條約》,,悲慟吐血
李鴻章已經(jīng)開始咳血了,。知道自己的時日不多,李鴻章想盡快地結束談判,,談判結束的直接標志是聯(lián)軍撤出京城和皇室朝廷回京,。可是,,“議和大綱”簽字后,,聯(lián)軍并沒有撤軍的跡象。各國的態(tài)度是:必須把賠款的數(shù)額定下來,。此時的李鴻章已經(jīng)沒有力氣與洋人爭來爭去了,,他吐血已經(jīng)吐到了“瀕危”的程度,,在生命的最后時間里,,李鴻章已沒有精力面對面與洋人再論長短了。李鴻章躺在病榻之上,,指揮著下級官員把損失降到最低點———從一開始提出的10億兩白銀降到4億5000萬兩,,分39年還清,年息4厘,;4億5000萬兩,,是對4億5000萬中國人所定的數(shù)字,“人均一兩,,以示侮辱”,。李鴻章接受了這個侮辱,。
1901年9月7日,李鴻章代表大清國與11國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不平等條約《辛丑條約》,。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份文件上,李鴻章將“李鴻章”三個字簽成了“肅”字的模樣,,這三個字擠在一起,,即虛弱無力,又辛酸悲苦,。很明顯,,李鴻章在此時想的是以自己在朝廷受封的身份“肅毅伯”來落下這個恥辱的款。悲慟欲絕的李鴻章在簽字回來后,,再一次大口大口地吐血,。醫(yī)生診斷為:胃血管破裂。
李鴻章在病榻上上奏朝廷:“臣等伏查近數(shù)十年內,,每有一次構釁,,必多一次吃虧。上年事變之來尤為倉促,,創(chuàng)深痛劇,,薄海驚心。”
相關新聞
編輯:
梁昌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