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譜詳細記錄先祖征戰(zhàn)遷徙
雖然“臺灣村”已經(jīng)揚名在外,,但涂征的心里并不踏實,因為這七大姓的家族歷史,,只是通過家族的口頭傳說記錄下來,,并沒有很確切的記載。
一次偶然的事件,,讓陳氏家譜重見天日,,也讓涂征懸著的心放了下來:1997年,村民陳堂三家的老房子倒塌,,其妻在清理房間被埋的物品時,,無意間發(fā)現(xiàn)了一本名為《鄧州臺灣土番墾屯陳氏家乘》的書。這本“家乘”是依那思羅的七世孫陳平道編撰于清朝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
據(jù)“家乘”記載,,依那思羅善騎射,精武功,,原系臺灣諸羅縣阿里山土番貓地干社人,。他同哥哥依那吐拉于公元1661年加入鄭成功大軍,驅(qū)逐荷蘭人,。收復臺灣以后,,哥哥又回到山社(部落),他本人留在鄭軍,,幾經(jīng)周折成為部將黃廷的馬夫,。鄭成功去世后隨黃廷將軍降清來到鄧州屯墾。時年22歲的他遂在此結(jié)婚成家,,并以妻姓諧音改漢名陳年,,所生四子及后代子孫均以陳為姓。
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依那思羅隨黃廷從施瑯征服臺灣時,,未忘故土,帶老二,、老三兩個兒子回臺灣加入土番山社,,以便日后告老還鄉(xiāng)時再舉家搬遷。不料班師回鄧州后自此再無回故島的機會,,他因?qū)伊?zhàn)功升任參軍副將,,72歲客卒鄧州。
依那思羅死后,,大陸與臺灣兩地的后裔從此音信全無,,直到百余年后的清朝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賴文光率捻軍從鄧州過境,,有一士兵陳阿讓,,來自臺灣阿里山,,系依那思羅的六世孫,順便到陳氏家族來尋親祭祖,。據(jù)他介紹,,當年始祖的次子陳元勛被送回部落后,改番名為思羅鄧勛,,其后裔聚落的村莊稱“陳井寮”,;第三子陳元杰改番名思羅墾杰,其后裔聚落的村莊稱“陳厝寮”,,他系陳元杰的五世孫,。
相關(guān)新聞
- · 臺灣名模迎奧運 李妍瑾內(nèi)衣上陣當擊劍手(組圖)
- · 書法家舒同曾被內(nèi)定為中共臺灣省第一任書記
- · 蔣經(jīng)國初任“中華民國”總統(tǒng) 面對臺美斷交
- · 蔣經(jīng)國去世 李登輝上臺前后的權(quán)力斗爭內(nèi)幕(圖)
編輯:
梁昌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