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標簽: | [韓國] |
全斗煥(左)和盧泰愚(右)
1979年11月24日,韓國140名民主運動人士因要求民主而被逮捕及拷問。12月12日,,又一位軍界強人全斗煥發(fā)動了“肅軍政變”,,繼續(xù)獨裁統治。不久,,金大中等民主人士發(fā)表了《促進民主化國民宣言》,,要求全斗煥下臺。1980年4月中旬,,全國爆發(fā)了工人及學生示威浪潮,,要求民主。5月初全斗煥政府公布了戒嚴令,,禁止集會游行,。但民眾示威浪潮隨之更擴大,,要求撤銷戒嚴令和全斗煥下臺。5月15日,,約10萬名大學生在漢城集會,,向軍政府示威。5月16日光州也有3萬名學生與市民示威,。
5月17日,,全斗煥進一步擴大戒嚴范圍至全國,禁止一切政治活動,,還拘捕了金大中,、金泳三等民主運動領袖和學生。組成戒嚴軍分六路包圍了韓國全羅南道(相當于中國的?。┦赘庵菔?,甚至動用飛機空運軍隊。當日上午10點,,在光州民主運動大本營的全羅南道國立大學,,戒嚴軍與學生發(fā)生了第一次沖突,軍隊打死學生數人,、逮捕多人,。激動的光州學生和市民奮起抗爭,聚集于全羅南道道廳(相當于我們國家的省政府27)前廣場,,拉開了“光州518抗爭”序幕,。一句“到道廳去”成了當年最激蕩光州市民的口號。
遭逮捕后被槍殺的群眾
學生與市民以道廳為中心,,到光州火車站,、高速巴士總站等地阻攔戒嚴軍進城。軍隊向人群開火,。5月20日晚,,20萬人在道廳集會、示威,。市民組織了200多輛出租車,、公共巴士突破戒嚴軍封鎖線到道廳助威。戒嚴軍切斷了光州與外界的聯系,,擔心失控,,21日凌晨向示威人群開火,造成54人死亡,。21日,,多達30萬的老百姓來到道廳,廣場及周圍的錦南街,、忠壯路都擠得水泄不通,。一個青年站在戒嚴軍的坦克上,,揮舞著國旗,高呼“光州萬歲”,,市民圍在一起高唱國歌,,軍隊射殺了這位熱血青年。憤怒的市民成立了“民眾抗爭本部”,,進行長達一周的有組織有系統的對抗活動:組織市民軍,,與戒嚴軍武裝對抗。他們從警察局和軍隊那里搶奪了部分武器,,與軍隊開展了街壘戰(zhàn),,占領了道廳。市民軍迫使戒嚴軍一度撤回到郊外,。整個抗爭期間,,還訓練市民使用槍械。
由于有武裝沖突,,所以后來也有歷史學家稱作“518暴動”或“518起義”,。成立市民收拾對策委員會。與政府當局談判:讓死難者家屬認領抗爭者尸體,、戒嚴軍釋放被捕的民眾并撤出道廳及市中心,、市民軍交出武器。組織救援,、發(fā)動募捐,、提供后勤保障。為抗爭人士提供食物及日常補給,。醫(yī)生,、護士全力搶救受傷者,連娼妓都為傷者獻血,。
23,、24、25日連續(xù)三天晚上數萬市民在道廳廣場召開“守護民主市民大會”,,決心與軍政府對抗到最后一刻,。突破軍政府新聞封鎖,向全國說明光州事件真相,。政府控制的光州各媒體不僅不客觀報道事件的進展,還歪曲事實,。市民縱火焚燒幾家電臺和報社,,并自己編發(fā)了《民主市民會報》,向全國發(fā)布光州抗爭消息,,如實地揭露戒嚴軍的暴行,。
市民占領道廳開展全方位抗爭以來,,僵局持續(xù)了不到一周,因為美國容許全斗煥軍政府軍事鎮(zhèn)壓抗爭者,。數千名軍人開著坦克進入市區(qū),,盡管有市民臥路阻擋,但坦克仍然肆無忌憚地壓過他們入城,。戒嚴軍占領了道廳,,槍殺了最后一批不肯撤出道廳主樓的20多名學生和市民。光州“518”運動以被殘酷鎮(zhèn)壓而告終,。這使本來反美情緒就很重的韓國民眾更增加了對美國的仇恨,。
據官方報道,光州事件造成了191人死亡,,122名重傷,,730名輕傷。直接經濟損失為2200萬美元,。但間接損失無法統計,,導致了韓國戰(zhàn)爭結束后,政府實施經濟增長計劃以來的第一個負增長年,。
光州“518事件”平息后,,全斗煥政府在全國瘋狂地鎮(zhèn)壓民主運動,白色恐怖籠罩著韓國,。5月28日逮捕了幾千名參與民主運動的市民,,并以“光州事件的幕后操縱者”的罪名判處金大中死刑。1980—1983年,,有700多名新聞工作者因要求新聞自由而被政府勒令退休,。1980—1986年,每年都有相當多的大學生因政治訴求被開除,。
相關新聞
編輯:
傅文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