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士回憶84年3000青年訪華 曾與胡錦濤會面
離開上海后,日本青年分別前往南京,、西安,、杭州、武漢等地,,參加豐富的交流活動,。酒井說:“我們每到一個地方,都受到中國青年的熱情招待,,感覺像回到了家一樣,,心里暖乎乎的。”
在1984年10月1日建國35周年大慶之前,,日本青年從幾路匯集到北京,,參加國慶閱兵儀式。當晚,,天安門廣場舉行中日青年舞會,,幾千名年輕人一起看焰火、跳舞,,聯(lián)歡活動一直持續(xù)到夜里兩點才結(jié)束,。
最后離開中國時,日本青年與中國朋友依依惜別,,很多人在機場相擁而泣,。
“很多人成為推動中日交流骨干”
1984年的中國并不富足,要負責3000名日本青年訪問的全部費用,,是一個成本很高的工作,。但是酒井認為,20多年后回想起來,,這件事意義非凡,,遠遠超過金錢所能達到的效果。
他說,,那個時候信息業(yè)不發(fā)達,,日本對中國,甚至對上海這樣的大城市都談不上了解,。在3000人中,,絕大部分人是第一次到中國。通過這樣的交流活動,,他們親眼看到了中國好的一面,、先進的一面,感觸頗多,。
更重要的是,,“中國當時有幾十萬人直接參與了3000日本青年訪華的各種活動,這讓日本人看到了中國青年的熱情,,體會到他們對日本青年的一種期盼———和平相處,、世代友好”。
從長遠來看,,短短數(shù)周的活動改變了很多日本青年的一生,。很多人在回國后,“畢生難忘當年的交流場面”,,一直在從事與中日友好交流相關的工作,。中日長期友好的種子在那個時候被播撒開來,,在之后的20多年里生根發(fā)芽。
酒井說,,到今天,,當年那3000人中有的當上了國會議員、地方行政官,,有的當上了大企業(yè)老板,,在日本社會各領域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成為日本國內(nèi)推動中日友好交流的骨干力量,。
相關新聞
作者:
周凱
編輯:
梁昌軍
|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