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標簽: | [人民公社] |
50年前,嵖岈山衛(wèi)星人民公社——— 全國第一個人民公社成立。
當年,,嵖岈山衛(wèi)星人民公社放出了第一個小麥 “高產衛(wèi)星”。
公社舊址的義務看護人,、花甲老人周留栓通過自身經歷,講述了他親歷的人民公社風雨歷程,。
回憶這段歲月,,為的是警醒現在和未來。
第一個人民公社現狀
4月17日上午9時,,駐馬店市遂平縣嵖岈山鄉(xiāng),,嵖岈山衛(wèi)星人民公社舊址,當地政府請來的專業(yè)文物建筑工匠,,在對公社舊址進行保護性重建,。
周留栓,1945年生,,嵖岈山鄉(xiāng)退休干部,,嵖岈山衛(wèi)星人民公社舊址義務看護人?!拔乙娮C了公社的發(fā)展歷程,。”在周留栓的書房里,他收集的人民公社的資料,,能開一個小型的博物館,。
在周留栓的資料庫里,50年前,,嵖岈山集體農莊成立,,幾易其名,嵖岈山衛(wèi)星人民公社終于在歷史長河中定格,。
如今,,嵖岈山衛(wèi)星人民公社舊址已經成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同時它也將變身旅游基地,。
遂平縣旅游局局長楊賀文告訴記者,等舊址翻修完畢,,他們就要開始旅游項目的建設?,F在,楊賀文最關心的是投資問題,,因為現在嵖岈山衛(wèi)星人民公社的知名度不算太高,。
老人眼中的第一個人民公社
【成立】
1958年4月20日上午,12歲的周留栓正在遂平縣周樓村初小上課,,老師宣布了一條消息,,“轉大社了”?;氐郊依?,母親已經早早做好了晚飯,父親興奮地說著晚上的“轉社大會”,。
所謂“大社”,,就是把當時遍地開花的農業(yè)初級、高級社合并在一起,,組成大的農業(yè)社,,目的是協調生產中的矛盾,從而加快農業(yè)發(fā)展,。其中的深意,,當時別說是周留栓,就連他的父親也不明白,。
一個順口溜描繪了“大社”的美好前景,,“住的是樓上樓下,用的是電燈電話,,使的是洋犁子洋耙,,路上的喇叭會說話,蘇聯有啥咱有啥”。
這個前景,,是當時基層政權理解的共產主義社會,。有的干部就更進一步通俗地解釋說:“共產主義就是天天喝羊肉湯、吃白面饃,,頓頓吃扁食(餃子),。”
隨后不久,,一個口號在全國流傳開來,,“共產主義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橋梁”,。
吃完飯,,周留栓跟父母前往楊店街開大會,一路上果然熱鬧,。到了楊店街邊廢棄的寨河里,,坡上已經搭起了主席臺。
夜色籠罩時,,信陽地委專員張樹藩開始講話,,說集體農莊正式成立了,臺下頓時爆發(fā)出一陣山呼海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