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guān)標簽: | [明朝] |
成國公朱能是“靖難”武臣之首,,朱棣藩封燕王時,,與張玉共為王府指揮使,,自東昌之役中張玉陣亡以來,朱能一直是朱棣的頭號股肱之臣,,南征北戰(zhàn),、所向無敵,更是難得的帥才,,“雖位列上公,,卻從未以富貴驕人”,深得軍心,,遠征軍其他將領(lǐng)也都是一時之選,。
大軍出發(fā)前,朱棣特頒諭旨,,說明此次出征“惟黎氏父子及其同惡在必獲,,其脅從及無辜者必釋,罪人既得,,即擇陳氏子孫之賢者立之,,使撫治一方,然后還師,,告成宗廟,,揚功名于無窮?!?/FONT>
7月16日,,遠征軍正式出師,朱棣親往龍江餞行,,這一天風(fēng)和日麗,,江面上百舸爭流,旌旗蔽空,,鼓角齊鳴,,明軍威武雄壯,軍容之盛為開國以來所未有,。
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發(fā)生了,10月2日,,南征軍統(tǒng)帥朱能突然病逝于龍州,,37歲的朱能正值年富力強,朱棣倚之甚重,,不想此次“出師未捷身先死”,,朱棣哀痛無比。朱能“勇決得士心”,他死后,,軍中一片哀哭,。遠征軍箭在弦上,容不得任何拖延,,年僅31歲的右將軍張輔臨危受命,,主動承擔(dān)起指揮全軍的重任,他一面飛章奏報朱棣,,一面率軍南進,,六天后,遠征軍由憑祥度坡壘關(guān),,進入安南境內(nèi),。軍情緊急,,朱棣命張輔佩征夷將軍印,,充總兵官,代替朱能統(tǒng)率全軍,,并以明初常遇春病逝,,副將李文忠建大功的事跡予以鼓勵,希望張輔不負所托,。
張輔首次征服安南
張輔,,字文弼,系“靖難”名將張玉之長子,。朱棣起兵時,,他從父力戰(zhàn),因功升為指揮同知,。張玉在東昌戰(zhàn)死后,,張輔襲爵,隨朱棣戰(zhàn)夾河,、藁城,、彰德、靈璧,,皆有功,,受封為信安伯,祿千石,。永樂三年進封新城侯,,加祿三百石。
張輔不愧為名將之后,,深通攻心為上的道理,,進入安南境內(nèi)后,他命人先將胡一元父子的二十條罪狀寫成榜文,,刻于木牌上,,順流放下,,安南軍民見到榜文后,人心離散,。
明軍兵分兩路,,京畿兵、荊,、湖,、閩、浙,、廣西兵由張輔率領(lǐng),,出廣西憑祥;另一路明軍由蜀兵,、建昌,、云南、貴州兵組成,,在沐晟率領(lǐng)下出云南蒙自,,兩路明軍斬關(guān)而進,勇往直前,,在芹站附近大敗安南之伏兵,,進占新福,于白鶴江勝利會師,。胡氏父子料不到明軍進展竟如此神速,,大驚之下,傾全國之兵號稱二百余萬(《明史·張輔傳》謂安南兵眾七百萬,,顯系夸大),,依宣江、洮江,、沱江,、富良江四個天險,伐木筑寨,,綿延九百余里,,又沿江置木樁,征發(fā)國內(nèi)所有船只,,排列在樁內(nèi),,所有江口,概置橫木,,嚴防明軍攻擊,。張輔大軍進入富良江,先命驍將朱榮進攻嘉林江口,再進至多邦隘,,沐晟軍也沿洮江北岸鼓行而進,,與張輔呈南北夾擊之勢,互為聲援,。胡氏父子則厚集兵力于多邦城,,企圖據(jù)險頑抗。
相關(guān)閱讀:
相關(guān)新聞
- · 明朝開基:“贊成大業(yè) 母儀天下”的馬皇后(圖)
- · 明江南才子唐伯虎真跡首次與廣州市民見面(圖)
- · 方孝孺和布魯諾之死 迥異的中西歷史軌跡
- · 洞庭湖底撈出一尊大炮 專家證實吳三桂軍隊所留
編輯:
梁昌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