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guān)標簽: | [文革] |
文革中的陳伯達
毛澤東的一句話,,把王力和陳伯達忙得團團轉(zhuǎn),,一面斟酌《五·一六通知》公開發(fā)表要不要作文字上的改動,一面考慮配發(fā)一篇社論,。
一切均由毛澤東拍板:《五·一六通知》照原文公開發(fā)表,,只把原文中“彭真同志”的“同志”兩字刪去,;至于社論,毛澤東也意識到臨時已趕不上,,說“社論是來不及了,,可以晚一天發(fā)表”。
江青建議附件不要公開發(fā)表,,毛澤東同意了,。
就這樣,1967年5月17日,,《五·一六通知》公開發(fā)表于《人民日報》,。1967年5月18日,《紅旗》,、《人民日報》編輯部文章《偉大的歷史文件》發(fā)表,。此文由四個“秀才”——陳伯達、王力,、關(guān)鋒,、戚本禹連夜趕寫,經(jīng)毛澤東修改,、審定見報,。
“中央文革”的成立經(jīng)過
“中央文化革命小組”的出世是“文革”中的一件大事。
作為“中央文革”成員,,王力是這樣談的:
“1966年5月16日,,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通過了《通知》,在通知中寫道:‘撤銷原來的“文化革命五人小組”及其辦事機構(gòu),重新設(shè)立文化革命小組,,隸屬于政治局常委之下,。’這一天,,《通知》剛通過,,尚未印發(fā),大會還沒開完,,文革小組名單還沒確定,。
“到了5月26日左右,政治局常委和書記處才決定了文革小組成員名單,。這有檔案可查,,這個名單還是不完全的,因為要每個大區(qū)有一個人參加,,有的大區(qū)還沒有提出人選,。”
王力說,,名單是陳伯達提名,,經(jīng)過常委批準后,報毛澤東主席的,。江青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最初的副組長只有三個,即江青,、王任重,、劉志堅。是江青提名張春橋為副組長,。
據(jù)關(guān)鋒告訴筆者,,“中央文革”成員名單上,最初沒有姚文元,。
1966年6月16日至18日,,中央文革小組在上海錦江飯店開成立會。因為當時毛澤東,、江青都在上海,,陳伯達、康生,、關(guān)鋒,、戚本禹、尹達,、謝鏜忠,、劉志堅等都從北京去上海開會。王力沒有接到開會的通知,留在北京,。據(jù)關(guān)鋒回憶,,剛開始時,姚文元沒有參加會議,。江青在會上提議增加姚文元為組員,,陳伯達當即表示反對,說道:“姚文元不合適,,他的父親姚蓬子是叛徒,,容易叫人抓住小辮子?!苯嗖粣偟溃骸拔艺埵疽幌轮飨??!币钊?,江青在會上說請示過主席,于是,,姚文元增加為中央文革成員,。
王力說,上海會議結(jié)束之后,,在6月20日,,他接到通知,得悉他是中央文革成員,。
相關(guān)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