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初,,“戴著紅帽子、穿著佩有兩顆星的黑色制服,、掛著軍刀的日本巡查”前來招募年輕的女性,,說是“如果到工廠工作,能賺到更多的錢”,。樸永心和其他16名貧苦家庭的女孩懷著美好的愿望去應招,。同年夏天,她們來到了南京的一個叫做“キンスイ樓”“菊水樓”的慰安所,。樸永心被送進二樓的19號房,,門上貼著名字和編號,她的門上貼的名字是“歌丸” ,。
就這樣,,樸永心開始了她的慰安婦生活。每天被十多個日本兵輪番強暴,,她曾經不堪忍受而進行了反抗,,結果被士兵用軍刀砍傷脖子,刀疤如今仍舊留在樸永心的脖子上,。她的7個伙伴先后死去,。
1941年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樸永心等8名慰安婦隨著日本軍南下,,從新加坡來到了緬甸首都仰光,,后來又到中部重鎮(zhèn)臘戌一個叫“イッカク樓”(石角樓,譯音)的慰安所,。她的藝名改為“若春”,。
“之后,,我們又被帶到位于中緬邊境的松山,也就是日軍的拉孟守備隊,。這里是日軍的最前沿陣地,,每天都遭到炸彈和迫擊炮彈的轟炸,處于一種不知什么時候會死的境地,?!?/P>
1944年9月7日,中國遠征軍經過百日苦戰(zhàn),,終于全殲了這里的日本守軍,。樸永心也就是在這里被俘獲并被拍攝下來那張著名的“大肚子”慰安婦的照片。
不是為了“圣戰(zhàn)”
——摘自美國《中緬印戰(zhàn)區(qū)綜合雜志(CBI Roundup)》1944年11月30日的文章“日軍慰安婦”,,作者:瓦爾特·烏勒(即“大肚子慰安婦”照片的拍攝者)
她們坐在低矮的長凳上,,貪婪地吸著美國香煙時,她們才逐漸從數(shù)個月的炮火硝煙的震蕩中恢復過來,。她們說在1942年的春天日本警察來到了她們在朝鮮平壤附近農村的家鄉(xiāng),。用傳單和講演說日本為了“圣戰(zhàn)(WAC)”而招募人員,組織人員說要她們到新加坡的日本軍營地的后方從事非戰(zhàn)斗工作,,就是在醫(yī)院從事接待和一些服務工作,。她們都說僅僅是因為要掙錢。一個說她的父親,,一個農民僅僅為了要醫(yī)治他的膝蓋而付不起1500朝鮮元(合15美元)就要她來服役,,這樣父親就可以有錢付醫(yī)藥費了。
1942年6月,,這些僅僅只有18歲的朝鮮姑娘,,在路途上她們完全被日本人鼓吹的勝利和在東南亞即將產生的新天皇而迷惑。她們說當她們直接來到新加坡然后又被火車送到了北方的仰光時,,她們悲慘的命運就開始了,,為此她們都有了不祥的預兆。
相關閱讀:
徐州會戰(zhàn)后:23名中國女戰(zhàn)俘被逼做慰安婦(圖)
相關新聞
- · 71周年紀念:日本記者鏡頭中的七七事變(組圖)
- · 特別紀念:七七盧溝橋事變71周年(組圖)
- · 徐州會戰(zhàn)后:23名中國女戰(zhàn)俘被逼做慰安婦(圖)
- · 悲情:29軍血戰(zhàn)喜峰口 上陣前戰(zhàn)士想看女人身體
作者:
胡玥姣
編輯:
梁昌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