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8月18日,,中央軍委在北京召開擴大會議,,這是為貫徹廬山會議,在軍隊系統(tǒng)最大限度地肅清彭德懷的影響而召開的,。
毛澤東將這個會議交給中央書記處主持,,書記處委托軍委辦公廳、總政治部承辦,。
會議前10天聽取廬山會議精神的傳達,,閱讀會議的主要文件。從8月29日起,,按原來的15個小組改編為兩個綜合組,,彭德懷、黃克誠二人各參加一個組,,接受批判,。彭德懷參加的第一組,會場設在中南海懷仁堂,。
在傳達廬山會議情況時,,軍隊的高級干部聽到了過去從未聽到過的話,諸如:“你解放軍不跟我走,,我就找紅軍去,,我看解放軍會跟我走”、“彭德懷是右傾機會主義反黨集團”,,等等,。許多人懷疑自己的聽覺出了毛病,他們怎么也不能把這個“反黨”的罪名和自己心目中那個剛正無私的彭老總聯(lián)系起來,。
彭德懷事先不知道會議是如何安排的,,便很坦率地主動做了檢討,同時表態(tài),,愿意誠懇地接受大家的批判,,肅清自己在軍隊各方面的“錯誤影響”。然而,,會議在分組揭發(fā)批判中,,很多人不發(fā)言,或者發(fā)言了也很少涉及彭德懷問題,,只限于“淺表性”表態(tài),,擁護黨中央決定,,要反右。他們無法使自己相信,,人們素來敬重的彭德懷元帥,、黃克誠大將會突然變成反黨分子?盡管彭德懷的意見書某些言辭有不盡妥當之處,但反映的問題是符合事實的,,用意也是好的,。
8月20日,柯慶施,、陳伯達分別給毛澤東,、劉少奇打電話,說“會議開得糟透了”,、“彭德懷表面做檢討,,暗地里在煽動軍隊向黨進攻”、“他根本不服廬山的氣,,妄圖借他在軍隊中的地位翻廬山的案”,。康生還跑到毛澤東的書房,,請求毛澤東親自出面扭轉局勢,,要將軍委擴大會議再延長,再擴大,。
當晚,,毛澤東召集劉少奇、周恩來,、林彪等商量會議進程,。決定將會議延長到9月12日,人數(shù)由原來的140人增加到1061人,,另增50名有關人員列席會議,。于是,軍委發(fā)出了緊急通知:大軍區(qū)干部除留一名值班外,,全部參加,;野戰(zhàn)軍軍長、政委及每師來一名正職干部參加,;各軍,、兵種正副職干部都參加,司,、政,、后也要各來一名干部參加;總參各部,、局來一名正職干部參加,;軍委辦公廳處長以上干部全部參加,。最后,實際到會人員達1070人,。
8月22日,,經過再次擴大的軍委擴大會議開幕。會場除懷仁堂外,,增設紫光閣禮堂作為分會場。當時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均未出席會議。彭德懷和黃克誠被安排在懷仁堂,,張聞天和周小舟被安排在紫光閣,。
會議以每個大軍區(qū)、軍兵種和總部劃定,。接替彭德懷國防部長職務的林彪主持這次軍委擴大會議,,一次又一次把會場上的斗爭引向白熱化。
總參謀部和軍委辦公廳是一個小組,,被當做批彭,、黃的重點。小組組長是中共中央候補委員,、總參裝備計劃部部長萬毅,。成員有:副總長和各部、局長,;軍委辦公廳主任,、副主任、處長,,大會特意派人到這個小組三番五次地督戰(zhàn),,要大家從日常與彭、黃的接觸中發(fā)現(xiàn)問題,,深挖猛揭,,從原則高度上批判彭、黃的錯誤言行,,與其劃清界限,。可是,,這個小組兩三天都沒人發(fā)言,。這時主持會議的萬毅笑了笑:“既然大會一再要我們揭發(fā)批判,我們倒不如認真把彭德懷的‘意見書’學習學習,、討論討論,,看看他的意見有沒有錯誤,,存在不存在‘右派’、‘反黨’問題,。黨的政策是有錯必糾,,知錯就改嘛!希望大家實事求是,有什么說什么,?!?/P>
萬毅的這番“誘導”,一下子把大家的話匣子打開了,。他們列舉了許多事例,,說明彭德懷的“意見書”是有理有據(jù)的。其中有兩件事給大家的印象尤為深刻:一次,,軍委辦公廳組織機關人員到天津農村參觀水稻“衛(wèi)星田”,。剛下到田里乍一看,稻子果然長勢喜人,,稻子上還坐著一個小孩,,惹得大家贊嘆不已。有的問:“這1畝地估計能打多少斤?”介紹人很自豪地說:“少說1萬斤!”“成本怎樣核算?”“成本……”介紹人臉紅了,,無言以對,,看來是毫無思想準備。經過進一步了解,,原來這是18畝地的稻子移到1畝地里,,小孩屁股底下坐著一個太陽燈!如此弄虛作假,使大家不再相信報紙上的浮夸宣傳,。
相關閱讀:
作者:
張樹德
編輯:
梁昌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