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系廣東省社會科學(xué)院研究員)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表n愈的命運不只屬于古朝臣。
1959年的廬山會議上,,彭德懷給毛澤東寫信一封,,申論會議討論中的未盡之意,對大躍進有所批評,。由此招致嚴厲批判,,最終冤死監(jiān)中。在蒙冤受辱,、“絞索套在脖子上”的日子里,,在專案組一次次的訊問中,彭寫了幾份簡歷材料,,尤以1962年6月16日寫的一封長信(后以“八萬言書”著名)最為詳盡,。1979年彭德懷平反,人民出版社根據(jù)這些材料編成《彭德懷自述》一書,,1981年12月出版,,此后多次再版,發(fā)行數(shù)百萬冊,,是同類著作中影響最大的一本,。
處于受審查、被批判的境遇,,彭的每一句話都會受到嚴格查證,,可以認為,這本書有高度的真實性,。由于在毛,、彭30多年的共事生涯中,他們的合作與“對立”究竟是三七開還是對半分,,是廬山會議上兩個當事人爭執(zhí)的要點之一,,因此彭在記憶中對其與毛一致的方面多作突出,并盡量對毛多作頌揚,。既要為自己辯護又要維護毛的一貫正確,,階下囚的屈辱也表現(xiàn)在一種刻意的修辭上,。“指九天以為正兮,,夫唯靈修之故也?!?/P>
1,、童年
政治家也是有感情的人,但他的感情通常都經(jīng)過理智的洗禮和權(quán)力結(jié)構(gòu)的編排,。就此而言,,彭德懷不是一個老練的中國式政治家,而是一個身居高位的普通人,。
彭與毛有一個驚人的相似,,這就是早在童年時代,他們的人格就已形成,,童年經(jīng)驗在他們一生中都有鮮明印記,。
正月初一,鄰近富豪家喜炮連天,,我家無粒米下鍋,,帶著二弟,第一次去當叫化子,。討到油麻灘陳姓教書先生家,,他問我們是否招財童子,我說,,是叫化子,,我二弟即答是的,給了他半碗飯,、一小片肉,。
正月初一算過去了,初二日又怎樣辦呢,!祖母說,,"我們四個人都出去。"我立在門限上,,我不愿去,,討米受人家欺侮。祖母說,,不去怎樣辦,!昨天我要去,你又不同意,,今天你又不去,,一家人就活活餓死嗎?。亢L(fēng)凜冽,,雪花橫飄,,她,年過70年的老太婆,,白發(fā)蒼蒼,,一雙小腳,帶著兩個孫孫,,柱著棒子,,一步一扭的走出去。我看了,,真如利刀刺心那樣難過,。(彭德懷,1981:2)
童年的經(jīng)驗真是太深刻了,?!懊恳换貞浿链耍揖土鳒I,,就傷心,,今天還是這樣。不寫了,!”童年時代為窮人所受的欺負和困頓而傷心流淚,,極盛時期因為農(nóng)民說話而橫遭殘害。當然要流淚傷心,。
革命最初由邊緣知識分子發(fā)動,,但革命的主力,則是像彭這樣的底層農(nóng)民,,他們的階級意識,、政治立場、斗爭精神主要源自童年時期就深刻體驗過的貧富對立,。包括毛在內(nèi)的革命者的回憶幾乎都有這種體驗,。馬克思主義的革命理論只是賦予他們的意識、情感,、行動以一種意識形態(tài)的整合,。彭的特點在于,當一些農(nóng)民出生的官員已經(jīng)用這種意識形態(tài)代替了原初的農(nóng)民感情時,,他仍然記憶著童年苦難,。一般認為,鄧發(fā)、項英,、彭德懷是黨內(nèi)最為艱苦樸素,,有清教徒氣質(zhì)的領(lǐng)導(dǎo)人。1939 年年底,,鄧發(fā)從新疆回延安后發(fā)現(xiàn)一些人已經(jīng)開始追逐生活享受,,就相當氣憤:“我們黨是一個勞動階級的黨,但是現(xiàn)在,,一小部分人已經(jīng)忘本了,。”(高華,,2000:391)同樣,,1949年4,、5月間,,彭從西北到北京,發(fā)現(xiàn)干部的辦公室里一般都擺著沙發(fā),,鋪著地毯,,還有茶幾、花盆,、盆景,、魚缸等等,就對周恩來說:“前方干部的生活情況與工作條件還極其艱苦,,我想說的不只是他們可能看不慣這里的這些情況,,而主要的是恐怕進了城的同志會忘記鄉(xiāng)下和邊遠地區(qū)的勞動人民,同他們的感情淡薄起來,。我察覺到你們住在城里的人對農(nóng)村開始有點生疏,,可是時間如此短暫,就出現(xiàn)了這種苗頭,,日子長了,,會怎么樣呢?”(師哲,,1995:280)彭確實相信革命就是為了勞動人民,,因此對革命者的享受看不慣。但是在1945年的華北工作座談會上,,卻有人責難他的艱苦樸素是“禁欲主義觀念”,。(薄一波,2002:185)
1959年7月,,彭在去廬山的火車上,,在大放“衛(wèi)星”河南境內(nèi),看到窗外衣衫襤褸,、蓬首垢面的逃難者,,情動于中,,食之無味。服務(wù)員項文芳問他何以吃得這么少,,“彭德懷指著站臺上的逃荒的人群說:‘你看看他們,!我能吃得下去嗎?’”(彭德懷傳記編寫組,,1994:14)廬山會議結(jié)束之際,,招待處打來電話,說是為參加會議的首長準備了一些上等云霧茶,,是廬山特產(chǎn),,街上買不到。當秘書把上述通知轉(zhuǎn)告彭時,,彭立即打斷說:“街上買不到為什么不拿到街上去賣,?盡搞這種鬼名堂,市場怎么能不緊張,!”還要立即打電話給負責會務(wù)工作的同志,,要他以后不要再搞什么土特產(chǎn),“這是一種壞風(fēng)氣”,。由于秘書婉言勸阻,,待罪之身的彭才沒有把電話才打出去。(鄭文翰,,2000)
彭童年時即不愛講假話(不是招財童子而是討飯花子),,此后也以此贏得榮譽和遭受失敗。他不喜歡的“洋顧問”李德也說:“在軍團總指揮中,,最有特色的是彭德懷,。他自從1928年帶著?的部隊參加紅軍以來,一直支持毛,,把毛看作是革命軍隊的當然領(lǐng)導(dǎo)人,。但這并不是說,事事他都同意,。他在政治上和軍事上同樣都很積極,,只要他認為必須批評的,就總是直言不諱,。他爽直,,嚴厲,既反對損失耗大的陣地戰(zhàn),,也反對分散的游擊行動,。”(李德,1980:81)但不是每個人都有說真話的權(quán)利,,即使像彭這樣的“大官”,,講真話、批評也有是有條件的,。對他知之甚深的黃克誠就說:“他耿直,,討厭捧場,建國后對歌功頌德看不慣,??床粦T就要說,而且說得很難聽,,從不怕得罪人,。”(黃克誠,,1994:262)黨內(nèi)唯一能管得住他的毛對他猜忌極深,,曾對他說:老總,咱們定個君子協(xié)定,,我死后,,你別造反,,行不行,?
彭如此動情地回憶童年說明他還保留著常人之情,這也是政治家的大忌,。黨內(nèi)斗爭的另一個失敗者瞿秋白也和彭差不多,,1924年1月8日,瞿在給戀人的信中說:“我不知怎的,,近來又很能動情的,,很真摯地想著我的父親,想著我已死的母親,,甚至我六,、七歲時看見過的外祖母,我已經(jīng)又能很悲酸的為他們墮淚,?!保▔艋ǎ?996:128)相反,,毛在向斯諾談到自己的童年時,,津津樂道的只是當年與父親斗爭的喜悅。
相關(guān)閱讀:
作者:
單世聯(lián)
編輯:
劉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