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薩斯女孩
斯坦利?安?鄧漢姆,,也就是后來奧巴馬的母親安,和父母一起生活在火奴魯魯,。他們?nèi)矣?959年舉家搬遷,,從堪薩斯州來到了火奴魯魯,和老巴拉克恰好是同一年來到這里,。
在奧巴馬宣布競選總統(tǒng)之際,,《紐約時報》撰文稱,,家譜學家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他母親的祖上曾是奴隸主。在肯塔基州內(nèi)爾森郡1850年人口統(tǒng)計記錄中,,家譜學家發(fā)現(xiàn)奧巴馬的曾曾曾曾外祖父喬治?華盛頓?奧沃奧曾有兩個奴隸,。而他的曾曾曾曾曾外祖母瑪麗?杜沃爾也有過兩個奴隸。記錄顯示,,奧巴馬和南部邦聯(lián)黨主席杰斐遜?戴維斯之間還存在著較遠的親緣關系,,而家族的另一位祖先有著在內(nèi)戰(zhàn)期間為美國北方聯(lián)邦軍做出過貢獻的光榮歷史。
“不,。人民并不指望政府解決他們所有的問題,。但他們能感到,深入骨髓的感到,,只要我們稍微改變一下政策優(yōu)先權,美國每一個孩子都能有機會獲得好的生活,,機會能向每個人敞開,。他們知道我們能做得更好。他們希望這樣的選擇,?!?/P>
——在談到自己的外祖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作為老兵,并且是羅斯福新政中聯(lián)邦房屋管理(FHA)和退伍軍人法(GI Bill)的受益人時,,奧巴馬說到,。
奧巴馬和外祖父斯坦利以及外祖母馬德琳·鄧漢姆一起度過了大部分的童年時光。事有湊巧,,這重蹈了外祖父斯坦利的覆轍,。因為父親的悄然離去和母親的自殺,斯坦利的大部分童年時光也是和自己的外祖父母在一起度過的,,并在外祖父母的撫養(yǎng)下長大成人,。奧巴馬的外祖父母都是在堪薩斯州的小鎮(zhèn)里長大的,斯坦利生活在埃爾多拉多小鎮(zhèn),,而馬德琳則是在奧古斯塔,。當時正值美國經(jīng)濟大蕭條時期,馬德琳的父親在煉油廠工作,,而母親是學校里的教員,。
母親自殺后,斯坦利發(fā)現(xiàn)了她的尸體,,那時他不過8歲大,。斯坦利15歲時因為違反校規(guī)校紀,被學校勒令退學,。接下來的三年里,,他靠打零工維持生計,還坐著火車游歷了芝加哥和加利福尼亞。最后他在堪薩斯州的衛(wèi)奇塔落了腳,,此時他的外祖父母也搬到這個小鎮(zhèn)上來安享晚年,。在這里,他邂逅了舉家遷到此地的馬德琳,。
馬德琳的父母對斯坦利的斑斑劣跡早就有所耳聞,,于是千方百計阻止女兒與這個壞男孩的交往。在珍珠港事件發(fā)生前不久,,兩個年輕人私定終身,,并且為愛私奔離開了家。戰(zhàn)爭爆發(fā)后,,斯坦利應征入伍,。奧巴馬的母親安就在部隊的軍事基地呱呱墜地,那時安的母親是打鉚機操作工,,而父親遠在法國,,在巴頓將軍麾下的部隊里服役。
戰(zhàn)爭的炮火硝煙散去后,,斯坦利帶全家來到加利福尼亞,。憑借退伍軍人教育基金的資助,他在伯克利加州大學重拾課本,,不過好景不長,,很快他就帶著全家重返堪薩斯州,之后不久又去了得克薩斯州,,最后到西雅圖才總算定居了下來,,在這里奧巴馬的母親安完成了高中學業(yè)。
奧巴馬在自傳中寫道,,在得克薩斯州全家人經(jīng)歷了刻骨銘心的種族歧視,。那時外祖父斯坦利是個家具推銷員,同行告訴他,,黑人顧客和西班牙裔顧客只能在正常營業(yè)結束之后才能光顧本店,,而且,就算他們買了家具,,也要自行解決運輸問題,,對這類人本店概不負責送貨。外祖母馬德琳在銀行工作,,同事也曾告誡她,,對于黑人看門人,不要用先生這類尊稱,。
奧巴馬還寫到,,母親11歲時曾和黑人小女孩一起玩耍,,卻引起軒然大波,結果其他小孩群起而攻之,。這些孩子一直跟著她們倆到家門口,,還沖她們?nèi)邮樱€是安的母親到家后才把這些鬧事的孩子趕走,。安的父親斯坦利跑到學校校長那里反映情況,,又找到這些滋事孩子的家長們說明事情的真相,結果得到的答復如出一轍,,這些人無一例外都告訴他應該教會女兒不要再和黑人孩子玩耍,。
“如果我們現(xiàn)在選擇逃避,我們只是后退到各自的角落,,我們將永遠無法一起面對挑戰(zhàn),,解決問題?!薄皯嵟钦鎸嵉?,是強有力的,要憑主觀愿望使之消失,,及對其作出譴責但不了解其根源,只會令不同種族之間的誤解造成的裂痕擴大,?!?/P>
——奧巴馬評說美國的種族問題很復雜,他指出,,黑人的憤怒是過去種族隔離政策的產(chǎn)品,,五十年前,歧視黑人被合法化,,到現(xiàn)在黑人與白人之間還是貧富懸殊,。
后來斯坦利告訴孫子奧巴馬,正是因為這些原因,,他們最后才離開了得克薩斯州,。而奧巴馬的外祖母則不同意這種說法,說全家人搬到西雅圖去完全是因為斯坦利在那里找到了更好的工作,。在西雅圖,,奧巴馬的母親安向幾所大學提出入學申請,最后被芝加哥大學錄取,,可她父親卻一意孤行,,執(zhí)意不許她去,理由是安年齡尚小,,還不適合自己獨立生活,。相反,,全家又舉家搬到夏威夷,在這里,,安在這里上了大學,,并邂逅了一個名叫老巴拉克的活躍分子。
母親
在《無畏的希望》一書中,,奧巴馬生動刻畫了母親的善良,,她對貧窮和不公正的憤慨,還有她對于生命和大自然所創(chuàng)造的奇跡的深刻領悟:
只有在回首往事時,,我才更清醒地意識到她的精神對我的影響到底有多么深遠和巨大——我的童年缺少父愛,,是靠母親的信念才能不斷前行,在我青少年時代,,屢屢遭遇艱難坎坷,,是母親的信念激勵我勇往直前,并且在我的人生道路上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做出最終的選擇,。而我之所以能有如此的雄心壯志應該得益于父親——那是源自我所了解的父親跌宕起伏的人生,,來自自幼對父愛難以名狀的渴望,以及我對他的一切怨恨和不滿,。但正是母親恒久不變的信念——堅信人性本善,,并堅信生命雖短,但意義永存,,所有這些都在為我躊躇滿志的人生之路指明著方向,。
草率組建家庭
奧巴馬接下來又寫到,父母從訂婚到結婚的詳細過程他都一無所知,,而對于他們短暫的婚姻生活他也是無從知曉,。“他們從未有過真正的婚姻登記,,”他在《我父親的夢想》中寫道,,“他們有的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結婚見證儀式。現(xiàn)在回首往事,,整件事情似乎不堪一擊,,危機四伏。也許這也正是外祖父母期待的結局,。經(jīng)過考驗,,一切最終會水落石出,這只是個時間問題,,他們要做的只是對這樁婚姻三緘其口,,既不過激反對,也不棒打鴛鴦,?!?/P>
事實上,,老巴拉克的確曾寫信給肯尼亞的家人,并介紹了他新婚的妻子,。他的父親回信對這件事表示關注,,并且在信中充滿了疑慮,一個白人妻子能心甘情愿地回到肯尼亞,,和其他妻子兒女共同伺奉丈夫嗎,?
奧巴馬的母親后來告訴他,盡管父母一直強烈反對,,而且為她日后到肯尼亞的安全問題憂心忡忡,,她那時還是計劃要和丈夫一起回到肯尼亞生活。然而,,當老巴拉克從夏威夷大學畢業(yè)后,,他又獲得兩項獎學金。一是紐約新學院大學的全額獎學金, 其中不僅包括學習期間的所有食宿費用,,而且還幫助提供在校工作機會,,此外還全額負擔學生本人及其家人的生活費用。另一項獎學金來自哈佛大學,,除了包括學費之外,,再無其他。
老巴拉克選擇了去哈佛求學,?!拔以跄軐⒆詈玫慕逃龣C會拒之門外呢?”他問妻子,,盡管這將意味著不得不把妻兒拋在身后,,他也在所不惜,。在波士頓完成學業(yè)后,,老巴拉克回到肯尼亞。其間,,他只回過夏威夷一次,。那時兒子已經(jīng)十歲。
編輯:
劉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