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1日,記者驅(qū)車來到卦山,,這里滿山松柏,,蒼翠欲滴,。從卦山到華國鋒同志的出生地——交城縣天寧鎮(zhèn)南街,,大約3公里路程,。南街位于縣城中心,,是一條南北走向,、狹長的深巷。在巷子南端,,有一座典型的山西農(nóng)家小院,,華國鋒同志的父輩當(dāng)年就租住在此,房東姓張,至今張家仍有后人在這兒居住,。
得知記者的來意后,,張家一個抱著孩子的中年女子,講述了張家代代相傳的華國鋒同志往事,。當(dāng)年,華國鋒同志的父親蘇慶惠,,15歲時從杜家莊來到交城,,在“義成合”皮坊當(dāng)學(xué)徒謀生。結(jié)婚時,,他租了張家院子北面的幾間正房,,作安家之地。1921年2月16日,,華國鋒同志出生了,,蘇慶惠給他取名蘇鑄。
如今,,院子里的桃樹已十分粗壯,,它們見證了華國鋒同志兒時在樹下玩耍的情形。樹蔭下的房屋,,年久失修,,正房一間屋的門上掛著的一把鎖銹跡斑斑。透過窗戶,,能看見里面被煙熏得漆黑的屋頂,。1991年,華國鋒同志回交城時,,特意到自己出生的房間看了看,,并留了影。他連聲感慨:“到家了,,到家了,!”
從張家院子出來,往南街的北端走幾百米,,就到了華國鋒同志租住過的另一處院子,,院墻上有精美的磚雕。一位老大爺把記者領(lǐng)到北屋:“1930年前后,,華國鋒同志就住在這里,,房間里的灶和炕,都是華國鋒同志曾經(jīng)用過的,。幾十年啰,,住的人換了不少,只有東西還是原來的,?!?/P>
蘇家在這個院子里也沒長住,。不久,他們搬出了南街,,到縣城別的地方落腳,。名字還叫蘇鑄的華國鋒同志更是在1938年離開了縣城,上卦山參加抗日游擊隊,。家人不知他的去向,,直到他的同學(xué)前來報信:“蘇媽媽,蘇鑄上山找游擊隊去了,,他要你們自個兒保重,。”
從此,,華國鋒同志便很少回家,。1947年,他在山西陽曲縣擔(dān)任縣委書記兼縣武裝大隊政委時,,曾抽空回來一趟,。9歲的侄女蘇鳳仙跑到他身邊問:“叔叔,您為什么要把名字改成華國鋒,?”華國鋒同志告訴她,,改名是因為革命的需要,華國鋒三個字取自“中華民族抗日救國先鋒”,。全國剛解放,,華國鋒同志又回了一次家。那次回來則給家里帶來了“小地震”——他帶回了新婚妻子韓芝俊,。華國鋒同志的母親不樂意了:“怎么找個部隊上的,,部隊的人回家難。她還是五臺縣人,,你為什么不娶個我們交城本地的姑娘,?”華國鋒同志笑道:“我們志同道合,同甘共苦,,肯定能白頭偕老的,。”
1995年,,華國鋒同志偕夫人最后一次回了趟交城,,看了看他們年輕時參加革命戰(zhàn)斗的地方。家鄉(xiāng)人的熱情接待,,讓華國鋒同志心里很不安,。為了不給地方上添麻煩,此后他再沒有回來過。
今年3月20日,,交城縣志辦主任田瑞,,帶著關(guān)于華國鋒同志傳記性的書稿來到北京,請華國鋒同志審閱,。翻了幾頁,,華國鋒同志便無力地放下:“田瑞,我是看不完嘍,?!边@是田瑞最后一次見到華國鋒同志。那天離開華家時,,田瑞走了很遠(yuǎn)很遠(yuǎn),回頭一看,,華國鋒同志還站在門口目送他,。那是一個老人留戀的、深情的目光,。
您可能對這些感興趣: |
|
相關(guān)新聞
- · 華國鋒將回葬交城卦山 1949年后曾三次回鄉(xiāng)
- · 華國鋒與12個外國領(lǐng)導(dǎo)人的老照片
- · 劉伯承曾密會朱德:咱們把這所謂的主席綁了吧
- · 歷史上中共一號機(jī)密背后的故事
作者:
劉暢李榮剛
編輯:
梁昌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