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資訊 > 歷史 > 歷史研究 > 正文 |
|
相關(guān)標簽 | [清朝] [康熙] |
滿語是清朝的國語,,康熙的詔書不可能只改漢文,,不改滿文。滿文是豎寫的,,把“十”改成“於”是不好改的,。高換婷認為,對于雍正皇帝繼位之謎,,目前還沒有發(fā)現(xiàn)新的不同的檔案文字,,所以無法作出最后的定論;在沒有其他證據(jù)的情況下,,現(xiàn)存的《康熙皇帝遺詔》是惟一的物證,。上海市檔案局的馮紹霆也贊同這個觀點:“在只有傳言的情況下,現(xiàn)存的《康熙皇帝遺詔》可能是比較接近真實的,?!?/P>
關(guān)于雍正的繼位問題,近代以來已有越來越多的史學(xué)家認為雍正是正常繼位,。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有一批專著和文章有力地支持了雍正合法繼位說,包括1985年南開大學(xué)歷史系馮爾康教授出版的《雍正傳》,、1986年中國人民大學(xué)韋慶遠教授發(fā)表了《論封建皇權(quán)和皇位繼承問題》,、1999年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研究員李國榮、張書才合著的《實說雍正》,、2000年海外學(xué)者楊啟樵教授撰寫的《揭開雍正帝隱秘的面紗》,。
作家二月河也承認自己在小說里是戲說,“今天社會上流傳的傳位于十四子詔書的更動,,絕不可能,。第一,滿洲人的詔書,,像這樣重大的國書是兩種文字,,改得了漢字改不了滿文。第二,,我們今天用的‘于’,,在當(dāng)時的民間有使用,,但是在這樣嚴肅的政治文件里,是不會用這個‘于’字的,。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傳位十四子,必須寫傳位皇十四子,,在位次之前必須加上皇帝的皇,,必須表示出民間與阿哥的區(qū)別。更重要的是我們現(xiàn)在從故宮的檔案里,,已經(jīng)找到康熙的傳位原件了,,雍正得位絕對是正統(tǒng)的?!?/FONT>
中國社科院清史研究室主任楊珍認為,,雍正雖未篡改遺詔,但是他在康熙病危前限制其他皇子的自由,,有偽造遺詔的嫌疑,;南開大學(xué)教授馮爾康認為,目前對于雍正作假的結(jié)論只是推測,,還沒有找到確鑿的證據(jù)推翻康熙皇帝遺詔,。
記者綜合大陸和臺灣地區(qū)的媒介報道發(fā)現(xiàn),《康熙皇帝遺詔》共有4份,,其中兩份在大陸,、兩份在臺灣地區(qū)。針對記者的說法,,高換婷認為,,不排除其中有兩份是底稿。因為按照常規(guī),,皇帝的圣旨一般都有專人起草,,等皇帝提了建議后再正式蓋章頒布。也許,,只有將這4份《康熙皇帝遺詔》放在一起進行研究,,才能夠接近答案。但是在目前的情況下,,這只能是一個空想,。(駐滬記者張英 本文采寫得到上海市檔案局、上海檔案館外灘新館的幫助,,謹致謝意 ,!)
作者:
岳南
編輯:
唐毓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