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guān)標簽: | [毛澤東] |
陳、黃的來信引起了毛澤東的高度關(guān)注,。毛澤東心里清楚,,他們來信表達的意圖很有代表性,不僅黨外人士,,連全國人民一時都接受不了,,就是黨內(nèi)也有相當部分人不贊同。如果解釋工作不做好,,會引起人們思想上不必要的混亂,,甚至誤會,好事反而辦成了壞事,,于黨于國不利,。總之,,他當不當下任國家主席,,不是他個人的事,。認真看完來信后,毛澤東在信的末尾鄭重地寫了一段很長的批語,,再次申明了他不擔任下屆國家主席的理由:
“第一任主席有兩個理由說清楚可以不連任:(一)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加上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任期已滿八年,,可不連選;(二)按憲法制定時算起,,可連選一次,,但不連選,留下四年,,待將來如有衛(wèi)國戰(zhàn)爭一類重大事件需要我出任時,,再選一次。而從一九五八年起讓我暫時擺脫此任務(wù),,以便集中精力研究一些重要問題(例如在最高國務(wù)會議上,,以中共主席或政治局委員資格,在必要時,,我仍可以作主題報告),。這樣,比做主席對國家利益更大?,F(xiàn)在雜事太多,,極端妨礙研究問題?!?
為慎重起見,,毛澤東沒把對陳、黃信的批語直接交給陳,、黃本人,,而轉(zhuǎn)給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云、鄧小平,、彭真等人,特別指示他們“此件需經(jīng)政治局同意,,然后發(fā)出,。請少奇同志召集一次有100人左右參加的政治局會議,展開討論一次,,取得同意,。”
要求政治局大張旗鼓地做工作,,首先務(wù)必在黨內(nèi)統(tǒng)一思想,,這表明,,毛澤東不再擔任下屆國家主席的決心是下定了。
西方的一些通訊社很快就捕捉到了毛澤東將辭去國家主席的信息,。1958年6月,,中國駐英國大使館代辦宦鄉(xiāng)不斷聽到毛澤東將辭去國家主席的傳說,并被西方政要和媒體記者頻頻要求予以證實,。還沒有聽到國內(nèi)正式傳達的宦鄉(xiāng),,便緊急向外交部報告了此事。
7月31日,,正想通過非官方渠道擴大他辭職影響的毛澤東看到宦鄉(xiāng)的電報后靈機一動,,決定借力造勢,立即親筆回了一封電報,,不僅要求宦鄉(xiāng)證實“所傳辭職事是真的”,,還要求他“經(jīng)過新華社記者在倫敦新聞記者中相機陸續(xù)放出一點空氣。以便逐步使人們不當作謠言,,而當作事實”,。毛澤東自己還親自“放風”。1958年11月,,毛澤東在訪問蘇聯(lián)期間,,又專門把自己不連任國家主席的情況告訴了赫魯曉夫等蘇共領(lǐng)導(dǎo)人。
由于毛澤東的一再堅持,,中央政治局在黨內(nèi)外的廣泛“透風”和卓有成效的解釋工作,,圍繞毛澤東不再擔任下屆國家主席這不大不小的風波逐漸平息??紤]到了黨內(nèi)外人士的情緒,,中共中央作出的《同意毛澤東同志提出的關(guān)于他不作下屆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候選人的建議的決定》特意作了這樣一些“緩沖”和“鋪墊”:
相關(guān)新聞
作者:
高繼民
編輯:
劉志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