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資訊 > 歷史 > 正文 |
|
相關Tag | [宋朝] |
岳飛(1103-1142),,字鵬舉,相州湯陰(今河南湯陰)人,。南宋初抗金名將,。以恢復中原為己任,善于謀略,,治軍嚴明,。在其戎馬生涯中,他親自參與指揮了126仗,,未嘗一敗,,是名副其實的常勝將軍。
后遭奸臣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陷害致死,。淳熙五年(1178),,追謚武穆。寧宗朝追封鄂王,。寶慶元年(1225),,改溢忠武?!端问贰酚袀?。著有《武穆遺文》(又名《岳忠武王文集》,其詞《滿江紅》是千古絕唱的名詞,;“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惜死”是千古名言。
黃梅縣有“三寶”:黃梅戲,、五祖寺,、“岳墳”。
所謂“岳墳”,,并非杭州西子湖畔的岳飛墓,,而是他的四子岳震,、五子岳霆在黃梅縣的人生歸宿,。
據史料記載,,當年岳飛被害于風波亭之后,岳震,、岳霆逃到黃梅縣避難,,并世代繁衍生息。民族英雄岳飛的血脈和精神在這里得到傳承,、光大,。
祭“岳墳”、拜“武穆古楓”,、打“岳家拳”,、賞“岳體”書法、吃“油炸檜”,、唱《滿江紅》,,這成了黃梅縣三千多岳飛后裔的特殊“胎記”。
“岳墳”“精忠報國”,,精神象征
10月22日,,秋風陣陣,記者來到黃梅縣苦竹鄉(xiāng)養(yǎng)馬村聶家灣,,拜謁老樹坡上的“岳墳”,,憑吊忠魂。
大墓前有一塊石碑,,刻有“大宋敕封朝奉大夫岳震,、朝散大夫岳霆之墓”。
中華岳飛思想研究會黃梅分會秘書長,、岳飛第二十八代后裔岳和軍說,,古墓碑已于1958年被人抬去修水庫了,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許多人把自己祖宗的墓碑搬去搞建設,。岳和軍曾懸賞1000元想找回古墓碑,但至今沒有音訊,。
現在的“岳墳”,,已是黃岡市文物保護單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岳和軍說,,北京一個岳飛后裔巨商多次前來考察,想投巨資把“岳墳”打造成表現“精忠愛國”思想主題的紀念地,。
岳震,、岳霆為何不在西湖陪伴父親,為何不落葉歸根河南湯陰,,卻長眠于吳頭楚尾的黃梅縣?
據史料記載,,公元12世紀初葉,,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金兵長驅直入,,綿延鄂豫皖的大別山便成為南宋王朝長江以北的最后防線,。
地處鄂贛皖三省交界的黃梅縣軍事位置突出,而該縣五郎關(即今日的養(yǎng)馬嶺)更是兵家必爭之地,。公元1130年,,岳飛帶著年僅10歲的四子岳震,率軍鎮(zhèn)守五郎關,,沉重打擊金兵,。
正當岳家軍凱歌高奏之時,以秦檜為首的投降派,,鼓噪議和,,昏君宋高宗連發(fā)十二道金牌,岳飛不得不班師南下,,以“莫須有”的罪名被害于風波亭,。
據清代《黃梅縣志》、《岳氏宗譜》記載,,岳飛死后,,秦檜密令追殺岳飛家族。岳霆,、岳震為避滅門之禍,,逃至五郎關下的聶家灣,繁衍生息,,世代相傳,。
養(yǎng)馬村71歲的村支書聶和發(fā),帶著記者尋找岳震,、岳霆的遺跡,。雖經800余年的滄桑,聶家灣的岳家居宅,、岳家花園,、岳家學堂的遺址,教拳習武的演武場,、操練兵馬的養(yǎng)馬嶺,、伏馬槽等場地,仍歷歷在目,。
編輯:
hun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