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資訊 > 歷史 > 歷史文化 > 正文 |
|
敵視他的人也不得不欽佩他,。冷戰(zhàn)年代的美國《時代》周刊曾說,“切是一位危險人物,,他的臉上充滿著使婦女為之動心的傷感微笑。這種著裝使他與20世紀60年代那種革命激情與充滿北美大陸的反叛氣質相吻合,。美國的激進分子把他當成自己的目標與榜樣,。即使那些整天在臺上嘶吼的搖滾歌手也是如此,。因為沒有多少國家的最高領導人會像他一樣,性感,、不拘一格,,甚至有些放肆。這些都是執(zhí)政者與革命者令人難忘的形象,,切輕易就做到了,。”
被言說的格瓦拉,,最終征服了言說者,。幾十年后,切·格瓦拉的存在,,仿佛失去了其自身的真實涵義,,他的人生被抽象成無數個片段,無數種意味,,無數種符號,,現代人被他的傳奇性折服的同時,懶得探究其真實性了,。不斷重復的紀念活動本身,,成為一個被抽空的儀式,其實是用來去遺忘的——很多人知道他如何死去,,但沒人懂得他為何去死,。
在北京,使館區(qū)附近有家叫做“A-che”的西餐廳,,大廚來自古巴,,燒得一手很棒的西班牙風味菜?!癆-che”是格瓦拉在拉美地區(qū)的昵稱,,餐館墻壁上掛著幾幅不同時期的格瓦拉肖像照。餐館的廣告語頗為“后現代”:A-Che切——加勒比海的燃情歲月/一個魅力革命家理想的終極地/一個狂野天才作家的靈魂歸宿/一個充滿良辰美景和混血姑娘的饕餮之鄉(xiāng)/一個激情音樂與舞蹈的浪漫國度——離天堂很“遠”,,離快樂很近……
與烤大蝦和雞尾酒一起,,格瓦拉的故事也一起被食客們大口吞進、被胃液消化了,。真實的革命漸漸遠去,,格瓦拉的激情在腦后盤旋,短暫的追憶讓人們暫時超越了凡俗的日常生活,。
一位來這里品嘗過的網友的評論意味深長:A-che這個革命者,,已經成為消費時代的時尚符號,它給消費者提供了一個“生活在別處”的秘密通道,。就這樣,,失去了具體革命內容的格瓦拉,,卻成為了這個龐大體制中的人們寄托反抗、反叛夢想的偶像,,進而被這個龐大體制加以利用,,成為也僅僅成為消費符號。
對于一直致力于推翻這個“龐大體制”并為此獻出生命的切·格瓦拉,,可能再也沒有比這更具諷刺性的了,。
作者:
王磊
編輯:
胡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