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崇禎十四年(1641年)的初春時節(jié),,冒辟疆由家鄉(xiāng)如皋動身,,去湖南拜見在寶慶府做官的父親冒起宗,與他同船的有到廣東惠來赴知縣任的如皋籍進士許直。途經(jīng)蘇州,,停船暫歇。有天許直赴宴歸來,眉飛色舞地對冒襄說:“這里有位陳圓圓,很會演戲,,不可不見?!泵跋灞阏埶麕?,坐小舟前往拜訪,經(jīng)過幾次折騰,,才好不容易見到時齡十七歲的陳圓圓,。后來,冒襄描述這次初見面的情景說:
其人淡而韻,,盈盈冉冉,,衣椒繭時背,顧湘裙,,真如孤鶯之在煙霧。是日演弋腔《紅梅》,,以燕俗之劇,,咿呀啁啾之調(diào),乃出之陳姬身口,,如云出岫,,如珠在盤,令人欲仙欲死,。
冒襄和陳圓圓彼此都一見鐘情,,言談之間,不覺已是四更時分,。無奈風(fēng)雨驟至,,陳圓圓急著要回家,冒襄拉著她的衣角,,相約金秋時節(jié)再會,。轉(zhuǎn)眼間已是桂子飄香萬里時,冒襄奉母從湖南回來,,舟抵蘇州,,他急切地打聽陳圓圓近況。想不到有消息說,,她已被虐焰熏天的大惡棍綁架走了,!冒襄非常失望。所幸沒過幾天,,有位好友告訴他,,被綁架的是假陳圓圓,,真的已經(jīng)躲入深巷,并由他帶路,,前往會面,。陳圓圓看到冒襄,不啻喜從天降,,感慨萬千地告訴他,,她每天躲在房里不敢露面,寂寞凄涼,,非常想和冒襄做徹夜長談,,向他傾吐自己的滿腹心事。但冒襄卻惦念老母在舟,,運河很不太平,,宦官爭奪河道,飛揚跋扈,,他很不放心地連夜返回舟中,。
第二天,陳圓圓便趕到船上,,拜見冒襄的老母親,,并堅邀冒襄再去她家。冒襄踏月往見,,陳圓圓深情地表示,,決心嫁給冒襄為妾,終身與他為伴,。開始,,冒襄還顧慮重重,以老父正陷于農(nóng)民起義軍包圍,、處境險惡為辭,,但兩人畢竟情投意合,終于訂下婚約,,冒襄當(dāng)場寫了一首八絕句贈給陳圓圓,。但迎娶之日則需在冒起宗能由襄陽兵備道調(diào)職至安全地區(qū)之后。因襄陽是農(nóng)民軍經(jīng)?;顒拥牡胤?,守土大吏隨時都可能因失守封疆而被治重罪,冒家此時正千方百計打點活動為冒起宗調(diào)差,,在沒辦成此大事前,,冒襄沒有心思,也不敢納陳圓圓為妾,。
星移斗轉(zhuǎn),,到了次年的二月,,終于傳來消息,冒起宗已有希望調(diào)離襄陽了,。冒襄這時正在常州,,得信后便立即趕往蘇州,想盡快告訴陳圓圓這一喜訊,。但遺憾的是,,十天前,陳圓圓已被崇禎皇帝寵妃的父親老色鬼,、惡棍田弘遇搶走了,!后來,她又被送給吳三桂,,開始了渺渺茫茫,,卻牽動著整個國家政局的動蕩一生。對此,,冒襄只有跌足長嘆,。直到他的晚年,他也沒有忘記與陳圓圓的短促,、并以悲劇告終的戀情,。他在回憶錄《影梅庵憶語》中,寫了與陳圓圓相戀的前前后后,,只是懾于吳三桂的權(quán)勢和其他一些政治因素的考慮,他沒有寫出陳圓圓的名字,,而以陳姬代之,,真可謂“傷心人別有懷抱”了。
編輯:
梁昌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