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資訊 > 歷史 > 滄海拾貝 > 正文 |
|
相關Tag | [文物] |
多件文物首次公開亮相
極品國寶展蘊涵四大看點
核心提示
從今天起至12月21日,,150件出自荊楚大地的文物將在國家博物館對外展出。此次展覽堪稱一大極品展覽,,因為其中九成文物均為國家一級文物,一級文物數(shù)量之大在此前展覽中實屬少見,。其中多件文物為首次公開展出,,即使其保存地湖北省博物館也未展出過。
觀展看點
■看點之一:勾踐劍至今吹毛斷發(fā)
去年曾經被熱炒過的越王勾踐用青銅劍終于來到北京,,與觀眾見面,。這把長55.7厘米,寬4.6厘米的春秋時期的兵刃于1965年出土于荊州市江陵區(qū)望山1號墓,,現(xiàn)由湖北省博物館收藏,。
該劍向外翻卷作圓箍形,內鑄有11道圓圈,。劍身滿布菱形暗紋,,劍格兩面分別鑲嵌有藍色琉璃和綠松石。劍身近格處刻有兩行八字鳥篆錯金銘文“越王鳩淺自作用劍”,。而“鳩淺”即勾踐,。
由于楚越兩國關系密切,楚惠王之母為勾踐之女,,越國也被楚國所滅,,因此專家認為,此劍可能是越人的陪嫁品,,也可能是戰(zhàn)利品,。
記者昨天在國博展廳內注意到,這把著名的兵器豎立在展柜之內,,雖然時間久遠,,但其寒光仍然逼現(xiàn)。在燈光的照射下,,可以仔細看到其上面紋飾和銘文,。負責講解的工作人員介紹說,,其劍鋒犀利,至今仍可輕松吹毛斷發(fā),。
■看點之二:竹簡改寫學術思想史
20世紀60年代以來,,湖北各地陸續(xù)出土了大量戰(zhàn)國、秦,、西漢時期的簡牘,,而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竹簡則是我國目前發(fā)現(xiàn)最早的竹簡。戰(zhàn)國楚墓出土的大量簡牘對于研究先秦時期的歷史,、思想文化提供了極其重要的資料,。其中出土自湖北楚墓的楚簡和荊門郭店1號墓出土的楚簡則是繼西晉汲冢竹書以來先秦文獻的空前發(fā)現(xiàn),它的發(fā)現(xiàn)改寫了先秦時期的學術思想史,。
此次來北京展出的竹簡中包括郭店楚簡,、著名的《老子》乙簡、包山竹簡,、云夢秦簡,、黑夫“家信”木牘和西漢簡牘等珍貴的文物。
編輯:
hun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