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戰(zhàn)爭的爆發(fā)
正當歐洲戰(zhàn)場上戰(zhàn)火熊熊之際,,遠東擴張成性的軍國主義國家—日本也在磨刀霍霍。日本為了在亞太地區(qū)建立起它夢寐以求的“大東亞共榮圈”,,于1941年7月確定了“南進戰(zhàn)略”,。
1941年10月,極端好戰(zhàn)的東條英機出任日本首相,,加快了準備戰(zhàn)爭的步伐,。
1941年12月7日夏威夷時間7點55分,從日本機動部隊航空母艦上起飛的轟炸機攻擊了珍珠港中的美國太平洋艦隊,。美國人被打了個措手不及,。雖然美國航空母艦因偶然的緣故不在現(xiàn)場,但是5艘主力艦被擊沉,,3艘嚴重受損,,250架海陸軍飛機被炸毀。日本僅損失了29架飛機,。這一事件使美國威望掃地,。
珍珠港的慘敗促使美國舉國一致地投身于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之中。太平洋戰(zhàn)爭從此拉開了帷幕,。
當國際日期變更線另一面的珍珠港硝煙四起的時候,,日本南進部隊還攻擊了威克島和香港(當?shù)伛v軍分別于12月23日和25日投降),空襲了菲律賓,,并在泰國和馬來半島的北部登陸,。12月9日,曼谷失陷,。當日軍在馬來半島上猛攻英軍據(jù)點時,,其他部隊則占領(lǐng)了吉爾伯特島和關(guān)島。12月10日,,英國皇家海軍的“威爾士王子”號戰(zhàn)列艦與“卻敵”號戰(zhàn)列巡洋艦在馬來半島東面的海面上被日本飛機擊沉,。對菲律賓的地面入侵也開始了。6天后,,日軍在文萊登陸,。盟軍由于戰(zhàn)線過長,再加上倉促應(yīng)戰(zhàn),,很快就陷于絕境,。
在馬來半島上,,英軍在沒有空中和海上支援的情況下撤往新加坡,那里的守軍于1942年2月15日向山下奉文將軍投降,。在菲律賓,,麥克阿瑟在巴丹半島上堅守到4月9日,在科雷吉多爾的要塞里堅持到5月6日,,然后逃往澳大利亞,。日軍在西里伯斯島(1月11日)、蘇門達臘島(2月14日),、帝汶島與巴厘島(2月19日和20日)以及爪哇島(3月1日)登陸,,荷屬東印度群島相繼陷落。1月15日,,日軍入侵緬甸,,英軍一敗再敗,于5月退入印度境內(nèi),。2月27日,,一支英荷艦隊在爪哇海戰(zhàn)中被消滅。日軍順利地在新不列顛島(1月23日)和新幾內(nèi)亞島(3月8-10日)登陸,。到1942年5月,,一個北起千島群島,南到拉包爾的龐大帝國出現(xiàn)在太平洋上,。
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在柏林簽字,。1941年底,,日本外相松崗洋右訪問柏林
編輯:
蔡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