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資訊 > 大陸 > 正文 |
|
權力邊界尚待清晰
“中央和省對下實行垂直管理,,包括現(xiàn)在的督察制度,主要是為了遏制一直以來有擴大傾向的地方保護主義,?!睂W者喻希來說。
楊鳳春說,,“垂直管理,,加強對‘條’的直接控制,是從90年代開始中央對地方進行調(diào)控的一種非常重要的手段,。但是,,學者們既擔心再度陷入“一統(tǒng)就死、一放就亂”的怪圈,,也對中央部門對地方事權的過度干預懷有警惕,。
有過基層官員經(jīng)驗的學者李昌平即指出,如果沒有一個整體設計,,層出不窮的垂直管理可能將基層政府的執(zhí)政“要素”剝奪殆盡,,他擔心的趨勢是“地方政府日漸空殼化”。一些評論與擔心,,眾多部門的垂直管理,,可能損害地方政府的機構和職權完整性。
目前,,一方面是越來越多的部門垂直管理,,一方面越來越多的跨省區(qū)的大區(qū)督察的設立,一些區(qū)域中心城市,,如上海,、廣州、成都等,,已云集了銀監(jiān),、證監(jiān)、審計,、環(huán)保,、國土等來自不同部門的大區(qū)機構,隱隱超然于省區(qū)之上,。他們?nèi)绾螌崿F(xiàn)“到位不越位”,,是地方政府最為關心的事。
當然,,這個所謂的“大區(qū)”與1949年設立的“大行政區(qū)制”并不相類,,當時的6大區(qū)作為地方一級政府,有權代表中央政府管理和處理所轄省,、市、自治區(qū)的事務,,直至1954年撤銷,。
但一些學者仍然擔憂“大區(qū)”實體化的傾向,。喻希來向記者表示,漢代的刺史本身即為督察,,并不具有完全的實權,,開始往往是由小官來擔任。但后來,,這一督察權力日漸坐實,,由此成為新的一個層級?!按髤^(qū)督察局要是有實權的話就有些類似于大區(qū),。”
可資為鑒的另一個案例是“地區(qū)行署”到地級市的演進,。熊文釗的研究表明,,建國之初的地區(qū)行政公署,僅是省政府的派出機關,,對轄區(qū)內(nèi)各縣(市)政府工作進行督導指揮,,但其后幾經(jīng)演變,現(xiàn)在已成為中國行政層級中的“地級市”,。
無論是督察的角色尷尬,,還是對中央部門越權之憂,均來自于中央和地方權力邊界不明,。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李曙光說,,如果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權力邊界不清晰,政府與市場的權力邊界不清晰,,政府體系沒有從根本上轉(zhuǎn)變?yōu)楣卜招驼?,僅僅依靠督察制度,尚不能解決地方政府違規(guī)違法的問題,。
辛向陽研究指出,,中央和地方的關系,雖然在憲法等法律中有規(guī)定,,但頗為模糊,。中央和地方的利益關系,更多不是通過法律界定,,而是通過政策文件甚至一事一議的“討價還價”來調(diào)整,。在這種背景下,地方政府對中央法令“一言九‘頂’”,,中央部門對地方事務的過度干預,,都難以在制度上避免。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何忠洲 唐建光)
編輯:
xw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