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痛:一年后的模樣2009年05月04日 13:21鳳凰網(wǎng)專稿【大 中 小】 【打印】 已有評論0條一、傷痛:一年后的模樣 引言:走進青川 4月13日,,晴,,沿著綿陽到廣元的高速公路趕往青川。一直想去災(zāi)區(qū)看看,,如今終于成行,。心情頗不平靜,不是因為激動,,而是因為惶恐:從空間上我可以一步步走進災(zāi)區(qū),,但時間不會倒流(當然也沒有人希望倒流),我不知道自己還能看到什么,。 高速公路兩邊綠意盎然,、生機勃勃,甚至看不到廢墟,,唯一能讓人聯(lián)想到地震的是新建的房子,。 從綿廣高速金子山路口下車,,首先看到是一個偌大的廣告牌:“到東河口看山崩地裂,見證災(zāi)難,,激勵人生,。” 這個廣告語在青川很多地方都能看到,。 好吧,,就去東河口。 一入青川,,坍塌滑坡漸漸多起來,,一路上到處都是建筑工地:有浙江援建的大型工程,也有幾個農(nóng)民在建自己的房屋,。煙塵混雜著各式聲響,,給人一種很熱鬧的感覺。"5.12"已經(jīng)過去十一個月了,。 第一個讓我渾身一緊的信息是坐我旁邊的一個人說的,。那時已經(jīng)快到東河口了,小巴上好幾個人都是去東河口遺址公園旅游的,,互相交換著對災(zāi)區(qū)的見聞與觀感,,我身旁這個人一直沒說話,一問才知道是本地人,。他說,,他所在村莊五十多個人,地震之后僅存十多人,。他叫陳正大,,當時正在在外面打工,愛人去鄰村幫忙,,兩個孩子也都不在家,。他一遍一遍說:"房子垮了無所謂,人都在就好",。后來我才知道,,在東河口,隨便問一個人,,或是子女遇難,,或是父母遇難,或是愛人遇難,,像陳正大這樣一家全部幸存的少之又少,。 東河口遺址公園的"地震前后對比圖"下面寫著這樣一句話:“紅光鄉(xiāng)東河口震前山清水秀,,民豐物阜,,有10個社324戶1263人,,是縣文明示范村。震后,,東河口山崩地裂,,東河口小學(xué)校、東河口4個社184戶共780余人被掩埋于地下百余米,?!?/FONT> 下一頁: 何清躍:傾訴能否排解傷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