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資訊 > 軍事 > 臺海風云 > 正文 |
|
相關標簽 | [航母] |
資料圖:臺灣空軍幻影2000-5雙機起飛
“雄風”系列導彈是臺軍最后的希望
從解放軍海軍看,,戰(zhàn)時使用的反艦導彈分別為超音速的“俱樂部”,、“白蛉”和亞音速的“鷹擊—83”、“鷹擊—62”,,這4種導彈的射程分別是220,、120、180,、280公里。由于臺海軍在防空能力方面比較欠缺,,因此如果臺軍要想實現(xiàn)“打擊解放軍航空母艦”的目標,就只能依靠“先發(fā)制人”的反艦導彈打擊,,而“雄風”系列導彈能否在性能和數(shù)量上超過解放軍的反艦導彈就成為至關重要的問題。
臺軍的“雄風”系列導彈是反艦導彈,,包括從以色列“迦伯列”導彈技術發(fā)展的“雄風—1”有效射程35公里,,在美國“捕鯨叉”反艦導彈技術援助下發(fā)展的“雄風—2”,。后者包括艦艦、岸艦和空艦三種型號,,均采用慣性加主動雷達和紅外末制導,渦輪噴氣主發(fā)動機加火箭助推器,,有效射程分別為104公里、130公里和130公里,,空艦型還有反輻射型號。上述導彈無論從有效射程,、戰(zhàn)斗部威力,,還是制導方式來講,都不能承擔戰(zhàn)略對地攻擊任務。
據(jù)《漢和防務評論》雜志披露,,“雄—3”由一臺固體火箭發(fā)動機和火箭沖壓發(fā)動機作為動力,由“中山科學院”公開的“超音速導彈”圖片判斷,,其體積非常龐大,、加上第一級助推火箭的長度可能超過“白蛉”反艦導彈的9.385米,,如果采用高彈道,,射程至少應該達到“白蛉”的最新改良型3M80MBE,,后者的最大射程超過240公里。
編輯:
唐毓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