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資訊 > 視點(diǎn) > 正文 |
|
注釋:
【1】詳細(xì)參見孫向東:《亨廷頓:美國政治學(xué)界的巨擘》,,《世界知識》,,2003年第9期
【2】參見【美】亨廷頓:《第三波——20世紀(jì)后期民主化浪潮》(劉軍寧譯),上海三聯(lián)出版社,,1998年版,,前言P3
【3】參見【美】亨廷頓:《文明的沖突與國際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譯),北京:新華出版社,,2005年版,,P372
【4】參見《第三波》,P54-118
【5】參見《第三波》,,P203
【6】參見《第三波》,,P380
【7】詳細(xì)參見【日】豬口孝,【英】紐曼,,【美】基恩主編:《變動(dòng)中的民主》,,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P3
【8】參見《第三波》,,P4
【9】參見《第三波》,P5
【10】轉(zhuǎn)引自張小勁,景躍進(jìn):《比較政治學(xué)導(dǎo)論》,,中國人民大學(xué)出版社,,2004年5月版,P303
【11】參見《第三波》,,P7-P8
【12】參見《第三波》,,P9
【13】參見《第三波》,P317
【14】參見《第三波》,,P321
【15】參見叢日云:《當(dāng)代世界的民主化浪潮》,,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P33-P34
【16】參見《變動(dòng)中的民主》,,P7
【17】參見《第三波》序,P6
【18】參見《第三波》序,,P10-P12
【19】參見【美】亨廷頓,勞倫斯主編《文化的重要作用:價(jià)值觀如何影響人類進(jìn)步》(程克雄譯),,北京:新華出版社,,2002年版,P6
【20】參見耿協(xié)峰:《亨廷頓的<第三波>與民主和平論思潮》,,《歐洲》,,1999年第三期
【21】參見《第三波》,P29
【22】參見《第三波》,,P7-P8
【23】參見《文明的沖突與國際秩序的重建》,,P92
【24】參見《第三波》,P242
【25】參見《第三波》,,P120
【26】參見《第三波》,,P313
【27】參見《第三波》,P322
【28】參見【美】亨廷頓:《變化社會(huì)中的政治秩序》(王冠華譯),,北京三聯(lián)書店出版,,1989年版,P2
【29】參見《變化社會(huì)中的政治秩序》序,,P5
【30】參見《變化社會(huì)中的政治秩序》,,P7
【31】參見【法】托克維爾:《論美國的民主》,商務(wù)印書館,,1988年第12版序
文章來源:光明觀察
文本來源:光明觀察刊
作者:
許少民
編輯:
吳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