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資訊 > 視點 > 正文 |
|
相關標簽 | [魯迅] |
國文教育最大問題是八股的流毒
語文教學脫胎于私塾授課,,又雜以西方的文化因素,,長期以來,一直在益智,、益趣間盤旋,試圖找到中國的智慧表達式。我國的新式教育始于光緒二十八年,,即1903年。1922年,,全部學制進行改革,,頒布了《新學制課程標準》。與此同時,,語文教學的一些規(guī)定也相應出臺,。民國期間的語文稱國文,強調實用價值和文化價值,,古文和白話文并存,。但如何通過國文的訓練而使學生熟練地掌握舊有的文化,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內心的挑戰(zhàn),。三四十年代,,關于國文的編寫與教學的爭論不下于今天。以1943年出版的《國文雜志》為例,,知識階層的討論至今仍啟發(fā)著人們,。那一年第二卷的《國文雜志》曾發(fā)表羅根澤的《搶救國文》的文章,對當時的高考試卷大發(fā)感慨,,學生的考卷使其失望之處多多,,原因是一些學生不能準確把握古文的規(guī)律。作者說:“依據(jù)部定標準,,高中畢業(yè)生的國文程度已經(jīng)具有敘事說理表情達意之技能,,而實際上大學畢業(yè)生還有糊涂或錯誤百出?!彼麖目忌鷮φZ文的理解力里發(fā)現(xiàn)現(xiàn)代國文教育的欠缺,。最后提出幾點請求,一是教員要選講學生合適的文章,,二是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練習作文,。不久,,陳卓如在該雜志另一期發(fā)表《從“搶救國文”說到國文教學》,一反羅根澤居高臨下的態(tài)度,,反對刻意難倒學生,,在掌握現(xiàn)代科技的時代,不是每個人都要讀四書五經(jīng)的,。作者說:“我只希望現(xiàn)在從事國學教學的人,,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對于學生程度之劣,,只有反省懺悔,,努力尋求教學上的缺陷與學生的困難,加以糾正,?!边@場爭論引起了葉圣陶的關注,他在其后寫下的《讀羅陳兩位先生的文字》里,,強調了基礎教育的重要性,,對古文的基本訓練是不應放棄的。葉氏說:“學校里課程的設置,,通常根據(jù)三種價值,,一種是實用價值,一種是訓練價值,,還有一種是文化價值,。古書有文化價值,讓學生讀古書,,了解固有文化,,實在不是沒有道理……古書非不可教,但必須清澈通達的人才可以教,?!比~圣陶指出,國文教育的最大問題不是文白問題,,而是八股的流毒。八股與應試,,是語文的死敵,。活生生的文本被僵硬化,,不可能使學生受益,。要走出國文教學的誤區(qū),必須告別八股的模式,。四十年代的這場討論,,現(xiàn)在想來,,似乎是今天教育生活的再現(xiàn)。語文的設置與教學理念,,乃精神生活的大事,。我們文化中的八股主義不去,新的態(tài)勢是難以出現(xiàn)的,。
問題所在:“信”的訓練多于“疑”的思考
五四以來,,圍繞教育理念展開的討論,可梳理的話題很多,。一些技術層面的問題似乎好解決,,比如古文與白話文的比例,詩與文的分寸,,語法與哲思的訓練,,語體內在規(guī)律的把握等,都有許多經(jīng)驗,。目前國內關于語文教學爭論多在這個層面,。可是精神深處的一個問題一直沒有解決,,即“信”的訓練多于“疑”的思考,,學生幾乎不會在理性之下運用獨立思考的辦法詰難經(jīng)典,要么屈從,,要么非理性地攻擊,,自主的判斷力沒有形成。語文篇目里固然要有美麗典雅的小品,,燦爛精妙的詩文,,可是那些經(jīng)典形成過程的超俗的精神盤繞,卻沒能進入學生的視野,。所以篇目固然重要,,而教育方法和思維特點的思考,我們實在是弱的?,F(xiàn)在的教育多是被動的盲信,,而非自主的思考,“始于懷疑,,終于信仰”的獨思,,以及“依自不依他”的獨立精神過程是稀少的。
各國的語文風格不同,,美國的教材有“信”的要素,,照例講愛國主義,可是也有公民基本意識的訓練,,即個性主義的滋養(yǎng),??催^基本美國的語文,篇目的設計當然別出心裁,,可那里對“疑”的訓練讓人印象深刻,。一些篇章是很有力度的。閱讀的目的一是讓人接受經(jīng)典,,一是能超越經(jīng)典,,學會自己的思索。日本的課本是多樣化的,,學??梢愿鶕?jù)需要進行選擇,而且注意外國經(jīng)典的選擇,。之所以要使課本多樣化,,乃是因為讓學生知道思想的多樣可能,那自然就有懷疑意識的培育,。我們細細考察這些,,可提供的思考空間實在是巨大的。
作者:
孫郁
編輯:
吳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