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資訊 > 圖片 > 歷史圖片 > 正文 |
|
血戰(zhàn)南苑十命換一命 學生兵和日軍勇拼刺刀(圖)
熱血初中生成29軍學兵團團員
李鴻斌出生地是山東德州市,,日軍對華步步緊逼之時,李鴻斌在北京念初中,。1936年12月,,一腔熱血的李鴻斌參加了29軍軍事訓練團,從一名初中三年級的學生變成了這支著名學兵團中的一員,?!奥犅?9軍中的大刀隊厲害,讓日軍聞風喪膽,,那時一心報國,,就投筆從戎了,”李鴻斌解釋自己當年入伍的動機,。
李鴻斌介紹,,不少同學都和他一樣參軍,被分到29軍學兵團,。學兵團分為三個大隊,,李為3大隊一員。李老告訴記者,,所謂“學兵團”多是剛剛招進的一些知識青年,,以平津地區(qū)的大學生、中學生為主,。因為知識分子難得,,29軍軍長宋哲元將他們組團,是想將他們培養(yǎng)成29軍未來的干部,。
“主要科目有步兵操練,、射擊、陣中勤務令等”,,李鴻斌介紹在學兵團里的生活,,“那時吃飯、出操,、睡覺都要唱歌,,學員們一個個愛國熱情高漲,每天都想著殺敵報國,?!崩罾媳硎荆燥埜栌∠筝^為深刻,,但因已隔許久,,也只記得第一句了:“這些飲食人民供給”,。
這樣的生活持續(xù)了半年多時間,至1937年7月7日,,日軍挑起“盧溝橋事變”后,,1700多個學生兵也被派往作戰(zhàn)前線,李鴻斌隨之一起,,拿起剛發(fā)的槍和大刀,,跨入戰(zhàn)壕,等待生平的第一次戰(zhàn)斗,。
作者:
馮海青
編輯:
唐毓瑨
|
>> 發(fā)表評論
如果您還不是鳳凰會員,,歡迎 注冊
熱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