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標簽: | [蔣經國] |
章孝慈在其母章亞若墓前長跪進香
“混賬!真是為女人就不要前程了,!”他無法允許一個女人隨便毀壞他兒子的政治前程,,于是便向戴笠吩咐馬上派人,去桂林執(zhí)行一個秘密計劃……
贛南的八月,,天氣說變就變,。蔣經國正在專員公署里等候桂林方面的消息,不料這時忽然收到章亞若女友桂昌德發(fā)自桂林的加急電報,。上面有一行可怕的字:“江西贛州專員公署蔣經國先生,,亞若今天中午突然病亡,速來料理后事……”
王升作為章亞若后事的直接處理人,,他在桂林已把章亞若安葬在城外鳳凰嶺下,。又把尚不懂事的大毛和二毛,,委托人送給章亞若的母親代為撫養(yǎng),。蔣經國眼里流著淚叮囑王升說:“你馬上代我給章亞若母親送一筆錢,,并讓她老人家把兩個孩子送到萬安居住。還要特別關照老人,,今后孝嚴和孝慈兄弟兩人,,就改為母姓好了。告訴他們千萬不要再姓蔣了,!……”
1949年章孝嚴和章孝慈隨外婆及舅舅從江西前往臺灣,。
由于生活在社會底層,以普通貧民子弟出現在學校里的他們,,當然不能知道自己父親就是當時在臺灣執(zhí)政的蔣介石之子,。章孝嚴和章孝慈也不清楚他們已經去世的母親,早年與蔣經國曾有過的繾綣情緣及幾十年后仍是不解之謎的桂林之死,。
章孝嚴和章孝慈少年時在臺灣新竹縣的鄉(xiāng)間生活,,他們看慣了新竹附近青翠起伏的群山,遠離城市和消息的極不靈通,,讓兩個過早成熟的孩子在學業(yè)上相當刻苦,。1966年章孝嚴以新竹考生絕無僅有的成績,考進臺北的大學攻讀,,這讓多年隱居在鄉(xiāng)村的章氏兄弟第一次有機會走進大城市,。1967年章孝慈也步其兄后塵,考進臺北東吳大學,,而且他堅決要攻讀法律專業(yè),。章孝嚴1970年以優(yōu)秀成績考上公費出國留學,隨之弟弟章孝慈也于1971年赴美國求學,,在南美以美大學繼續(xù)攻讀法律專業(yè),。
20世紀70年代后期章氏兄弟相繼學成歸來。哥哥章孝嚴在國民黨“外交部”任職,,許多不知情者對此曾有許多非議,。認為他從一個平民百姓,一躍而為國民黨的“外交官”,,身后必有極深的政治背景在起作用,,暗示章孝嚴考取外交官系蔣經國暗助所致。對此,,章孝嚴自有自己的解釋,。他說:
“進入外交部必須要參加特考,或者先在國外拿到學位,,然后再經人介紹,,以專員的名義進來。可是以我當時的情況來看,,我不相信有任何人會愿意出面幫我的忙,,介紹我進外交部。但由于有一個考試制度,,也就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阻止我進外交部,。讓我有機會和所有人展開硬對硬的公平競爭。我要在競爭中證明自己的意志,,發(fā)展自己的前程……”
章孝嚴確像他所說的那樣,,中學畢業(yè)后,他先到國民黨軍隊里當了兵,。就在這時候剛好有個外交官乙等考試的機會,,以他的學業(yè)成績和臨場發(fā)揮的才能,誰也沒有想到章孝嚴竟會在百余名參選者中以優(yōu)秀成績考取了第四名,!特別是他的英語和法語,,在考場上幾乎沒有幾人可與他匹敵。等到后來章孝嚴參加“外交官”甲等特考的時候,,他居然一下子考了個第一名,!也許這就是他為什么在無依無靠的政治境遇中當上國民黨“外交官”的原由吧。
而弟弟章孝慈則始終默默無聞地攻讀學問,。他學法律卻又不想當律師,,到美國求學多年,回來后又無意于政治舞臺,。他徘徊了許久,,最后決定回母校東吳大學執(zhí)教。到了20世紀80年代,,章孝慈的教學資歷與學問已經引起人們的重視,,于是這位在黑板前辛苦教課多年的老教授,才終于擺脫了沉重的課程,。他先后歷任東吳大學的法學院院長,、東吳大學教務長、副校長及校長等職,。蔣經國病逝后,,他在國民黨十三屆代表大會上又以高票當選為“中央委員”。1993年章孝慈毅然辭去公職,,成為前來大陸為亡母掃墓的蔣氏家族第一人,。
推薦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