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卷佛經(jīng)就在蓮花寶座里,,圖為億元佛像和它的主人,。(資料圖片)
最后一個出手
1.166億港幣拿下
2006年10月的香港,,一場秋季拍賣會在蘇富比拍賣大廳登場,。蘇富比公開拍賣了15尊明代永樂和宣德年間御鑄的鎏金銅佛像,。其中拍賣的“重頭戲”是一尊永樂鎏金銅釋迦牟尼坐像,,一場意料之中的激烈爭奪展開了,。
在4500萬港幣起拍后,,這尊佛像的價格就以每次叫價100萬港幣的速度向上躥,競買氣氛十分激烈,,國內(nèi)外買家達20人之多,。6000萬,7000萬,,8000萬,,競拍價一路飆升。
8500萬,!當(dāng)競拍進入白熱化的時候,,站在最后一排人群中的一個神秘人物353號橫刀躍馬,首次舉牌亮相,。
面對人們投來的審視,、疑問的目光,353號鎮(zhèn)定自若,。一路拼殺,,直至全場只剩下兩個人舉牌,。
1.02億,1.03億……人們屏住呼吸,。
本來,,在拍賣師喊出1億的報價后,競拍步伐就開始有所放緩,,一般的買家都不敢“輕舉妄動”,。一位來自臺灣地區(qū)的買家喊出1.03億港幣時,353號毫不猶豫地又一次舉起手中的號牌叫價:1.04億港幣,。
此時,,拍賣會全場一片寂靜,再也沒有響應(yīng)者追隨,。
三聲槌響后,,1.04億,成交,!場內(nèi)一片歡呼,。在計算買家的傭金后,該佛像的總成交價為1.166億港幣,。這創(chuàng)下了中國工藝品(包括文物在內(nèi))拍賣價格的世界記錄和中國個人收藏的競拍價記錄,。
353號就是來自廈門的蔡銘超。
那么,,蔡銘超是如何得知這尊鎏金銅佛要拍賣的,?既然是“志在必得”,他在競拍時為何要站在最后一排呢,?
蔡銘超笑著回答說,,在蘇富比征集到這一批拍賣佛像時,他就開始注意這尊鎏金銅佛了,,在看到蘇富比的拍賣圖錄后,,他有了要把佛像請回家的想法。
接著,,在蔡銘超表達了競買意愿后,拍賣公司把他安排在拍賣現(xiàn)場的前排,。但是,,蔡銘超認為拍賣場上0.1秒都會影響一件拍品的歸屬,既然自己有志在必得的愿望,,就更應(yīng)小心謹慎,。
經(jīng)過認真考慮,蔡銘超選擇站在最后一排,,這樣能更好地總覽拍賣會全場的變化,。誰知當(dāng)時人爆滿,,后排站立的人也有好幾排,蔡銘超就“站隊”在最后一排的中間位置,,這更能掌握主動權(quán),。
蔡銘超說,拍賣會當(dāng)天正好是釋迦牟尼誕辰2500年紀念日,,如果銅佛能回到中國,,那就是盛世佛光,在國泰民安的中國再生,。為此,,蔡銘超選擇了“353”這一競拍牌號,用粵語音譯過來,,353就是“生我生”的意思,。
相關(guān)推薦:
作者:
唐湘
編輯:
李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