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資訊 > 社會 > 人間冷暖 > 正文 |
|
考上重點大學的學生可以得到一萬五千元的獎金。 晚報記者 廖謙/圖
鄭州晚報訊:(記者 徐富盈) 鄭州市金水區(qū)祭城村的3名村民,從去年初開始設立教育獎學金,,每年出資15萬元,獎勵該村考上大學的學生和上不起學的貧困生,。設立第一年,,該村只有一人考上重點院校。今年,,該村有3人考入全國重點大學,,考入其他大專院校的也有8名學生。昨日上午,,祭城村教育基金會對該村11名領到大學通知書的學生進行了獎勵,。
“孩子們是俺村的希望”
昨日10時許,金水區(qū)祭城街道辦事處的祭城村口,,鑼鼓喧天,,一朵朵大紅花佩戴在11名手持大學錄取通知書的學子胸前,。學生身后,村民們舉著的幾個大橫幅十分搶眼:“崔可考了660分的高分,,被中山大學錄取”,,“宋超凱被鄭州大學錄取”等。隨后,,該村設立獎學金的宋全發(fā)等人,,分別將10000元、5000元數(shù)目不等的獎學金,,發(fā)到戴著紅花的學子手中,。隨后,該村村委也對11名學生中的困難學子,,每人發(fā)放了5000元~1000元的助學金,。
主持設立獎學基金的宋全發(fā)說:“多出大學生,村里人的知識結構才能慢慢改變,。我們現(xiàn)在熱切希望,,村里今后能出北大或清華的學生。孩子們是俺村的希望,,我們出這些獎金是值得的,,而且每年都要堅持發(fā)放下去?!?/p>
失去優(yōu)勢的村民盯上了教育
現(xiàn)場的該村村委會主任時軍偉介紹,,在鄭東新區(qū)沒有開發(fā)前,祭城行政村位于城郊接合部,,該行政村由祭城,、鄭河、三里莊3個自然村組成,,雖屬于失地農民,,但幾年前因為有獨特的地理優(yōu)勢,再加上村民有土地,,有自家的幾層樓房可以出租,,每家每戶每年下來都會掙上三萬兩萬的。全村8000多口人中,,有點頭腦的,,以地理優(yōu)勢做生意,生活比較安逸,。那時,,村民們對孩子的教育普遍不夠重視,有時兩三年才出一名大學生,。
前年開始,,該村被拆遷,,村民全部進入市民新村后,地理優(yōu)勢沒有了,,村民心里都很茫然,。不少村民成為市民后,發(fā)現(xiàn)自己與真正的市民之間,,因知識層面的缺陷而出現(xiàn)了“斷層”,。“前年,,我聽說一村民的孩子考上學后,,學費和生活費有困難,我就和村里開公司的宋全發(fā)商量,。宋當時就提出,,不能讓考上大學的學生,因繳不起學費而放棄學業(yè),。他提出了圓夢計劃,。宋和公司的幾名合資人,以個人名義,,每年拿出15萬元作為獎學基金,在村委專門設立村教育獎學基金辦公室,,由專人負責”,。
編輯:
郭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