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錢學森
錢學森家庭
錢學森,浙江杭州人,,1911年出生,,中國現(xiàn)代物理學家、世界著名火箭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1938年在美國獲博士學位后留美從事火箭研究,,1955年沖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國,。1991年,,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他“國家杰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199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他“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這是一幢普通的機關宿舍樓,里面卻住著一位不平凡的人物——錢學森,。
走進錢學森的家里,,給人的感覺是樸實而典雅,墻上掛著幾幅字畫,,屋里錯落有致地擺放著一些航天器的模型,。96歲高齡的錢學森由于身體原因已經(jīng)不方便會見客人,接待記者的是他的兒子錢永剛和秘書涂元季,。
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有自己的祖國。錢永剛至今還清楚地記得當年隨父親回國的情景:“那是1955年10月8日,,我們?nèi)乙宦奉嵟孑氜D,,終于到達深圳羅湖橋頭,當時代表中國科學院來迎接我們回國的人,,是今年已經(jīng)87歲的老科學家朱兆祥,。”
1955年初冬,,剛剛回國的錢學森到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參觀,。時任院長陳賡大將問他:“中國人能不能搞導彈?”錢學森說:“外國人能干的,,中國人為什么不能干,?難道中國人比外國人矮一截?”陳賡拍案大呼:“好,!就要你這句話,!”
錢永剛笑著對記者說:“就這一句話,決定了我父親這一生從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yè),。”
1956年,,錢學森受命負責組建我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究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新中國的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yè)由此起步,。
50多年過去了,,錢學森以其對中國火箭導彈技術、航天技術乃至整個國防高科技的奠基性的杰出貢獻,,為我軍武器裝備現(xiàn)代化建設寫下了精彩絢麗的篇章。
1960年11月5日,,我國第一枚導彈飛行試驗成功,,聶榮臻、張愛萍等在現(xiàn)場與錢學森熱烈握手,。聶榮臻在致辭時說:“這是我國軍事裝備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1966年10月27日,,我國第一枚裝有核彈頭的中近程地地導彈飛行爆炸試驗成功,,我國的國防現(xiàn)代化建設又向前邁出一大步。
1970年4月24日,,在周恩來總理直接關懷下,,錢學森等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場組織實施了我國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發(fā)射工作?!皷|方紅一號”遨游太空,,嘹亮的《東方紅》樂曲,向世界宣告新中國迎來了航天時代的黎明,。
作為一個偉大的科學家,,錢學森的治學態(tài)度和胸襟堪稱大師風范。錢學森的秘書涂元季跟記者提起這樣一件往事——有個青年曾經(jīng)寫信指出錢學森論文中的一處錯誤,,錢學森親筆回信肯定了這種獨立思考,、敢于質(zhì)疑的精神,并請這個青年就此寫成論文,,由他推薦發(fā)表,,目的是讓學界同仁都能認識到這一錯誤,以免被錯誤引用,。
平生無意求虛名,,惟盡百年赤子情。在錢學森家中,,記者看到他臥榻正對面書架上最顯眼的地方,,擺放著一尊“神舟”航天飛船的模型。那展翅翱翔的“神舟”,,似乎在詮釋年近百歲的錢學森關注祖國騰飛的熱切心情,。(解放軍報/趙 波)
共有評論0條 點擊查看 | ||
作者:
趙 波
編輯:
譚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