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資訊 > 臺灣 > 透視臺海 > 正文 |
|
民進黨的態(tài)度也有明顯改變,,不再對美方的批評誠惶誠恐,相反還表現(xiàn)出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甚至還“反嗆”美國:“憑什么反對,?”
文章指出,為什么各方的表現(xiàn),,都與以往有所不同,?看來,其中牽涉了復雜的政治考量,,也可說是都有著“吃一塹,,長一智”的經(jīng)驗在發(fā)揮作用。當然,,民進黨的反常反應,,更是暴露了其對自己能否達成“長期執(zhí)政”的目標失去信心,因而不惜以一切手段來綁樁固盤,,那怕得罪了其幕后大靠山——美國,。
文章分析,在這里,,美國的處境最為尷尬,。一方面,白宮需要民進黨政權作其牽制大陸的“棋子”,,因而對其某些“擦邊界球”做法往往采縱容態(tài)度,;另一方面,又擔心民進黨走得太遠,,破壞臺海局勢平衡,,尤其是突破美國“維持現(xiàn)狀,不獨不統(tǒng)”的底線。因此,,美國以往雖然也對陳水扁的“脫線”表演表達關切及“不支持”的態(tài)度,,但在陳水扁以“不放棄‘四不’承諾”來掩飾自己實質(zhì)上違反“四不”承諾的行為后,卻又輕輕地放過了陳水扁,。這就使到陳水扁達到了“再切一段香腸”的目的,,并趁機煉就了一套嫻熟的口是心非應對美國人的技巧,因而被外間質(zhì)疑美國其實是在與民進黨“唱雙簧”,。
正是美方的縱容至少是勸阻陳水扁“不力”,,才使陳水扁更為膽大妄為,竟然拋出了連美國人也感到坐立不安的“以臺灣名義加入聯(lián)合國公投”議題,。美國一方面是終于感到自己的縱容導致失去對民進黨政權的掌控權,,另一方面也驚覺倘再讓陳水扁滑得太遠,臺海局勢的發(fā)展變化就將偏離白宮的期待和設計,。因此,不得不第一時間對陳水扁的變相“法理臺獨”行為“吹哨子”,,而且也破天荒地使用了“反對”的字眼,。
編輯:
解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