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資訊 > 港澳臺 > 透視臺海 > 正文 |
|
臺灣《聯(lián)合報》黑白集今日(2日)刊出評論文章指出《淺綠與淺藍》指出,此番08年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選舉,,從藍綠兩陣營候選人目前提出的參選主張中可以看出,,這次選舉馬英九以及謝長廷兩人都齊向中間靠以爭取淺綠淺藍選票。
文章說,,馬英九的相關主張除了“憲政”層面的意義外亦有選舉策略的考慮,,意在向中間及淺綠選民喊話。事實上,,“馬蕭配”擺明了不談“統(tǒng)獨”,,全力拼經(jīng)濟,究其底蘊即是在策略上置重心于招徠中間及淺綠,,且一時間似不無奏效,。
那邊廂,謝長廷雖批蕭為“經(jīng)濟統(tǒng)派”,,但對開放直航與陸客來臺等措施的立場與馬蕭其實并無歧異,;且對所主張的“憲法一中”,、“和解共生”也常視場合作選擇性的表述。這顯然是策略上向中間靠攏的作法,,對意識形態(tài)較淡,、期盼直航能突破經(jīng)濟困局的淺藍亦有招徠之意。
文章指出,,馬謝不約而同向中間靠效益如何自是各有盤算,;馬甚至期望能以挖到淺綠選票而致勝,從而終止藍綠對立,。
文章認為,明年“大選”的勝負關鍵或許在于馬營究竟是否能挖到足夠的淺綠選票,,以彌補對方各種割喉招式與撇步所將“割”去的各類選票,。但吊詭的是,謝有時需向深綠表態(tài),,呈現(xiàn)出兩手策略的本色,;馬營則將無論深藍、淺藍均視為己方基本票源,,徑自認定無后顧之憂,。
問題是,當未來選情繃緊時,,淺綠,、淺藍何者較會受到“意識形態(tài)”及“民粹動員”的影響?答案,,恐怕不是任何人的主觀意志所能給出者,。
編輯:
解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