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資訊 > 港澳臺 > 透視臺海 > 正文 |
|
謝長廷本周五將赴美訪問,,如果一切順利,,馬英九最快九月也會再度造訪華府,,馬謝兩人拼“外交”,實際是標準的○八年大選前哨戰(zhàn),。
據(jù)臺灣《聯(lián)合報》分析報道,,從綠營推動入聯(lián)“公投”開始,臺美關系陷入極度緊繃,,華府對于陳水扁的不信任也波及謝長廷,,就如同謝接受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專訪時所說“美國也確實對我們有些意見”,他此行除須證明有“外交”能力外,,更重要的任務在于如何擺脫“扁謝難以切割”的負面印象,。
馬英九去年三月訪美獲頗高評價,以“總統(tǒng)”參選人身份再度訪美,,也難脫與謝一較高下的考量,,尤其謝長廷此行訪美成效應是馬營觀察的重要指標:如何凸顯比謝更具務實開放的兩岸“外交”作為,以及更有能力凝聚島內(nèi)多數(shù)共識,,應是馬再次訪美能否創(chuàng)造加分效果的關鍵,。
謝長廷兩岸政策趨于保守,與黨內(nèi)激烈初選有關,,為避免基本教義派反彈,,謝必須明確支持入聯(lián)“公投”案;另一方面,,馬為開拓本土甚至淺綠選票,,則提出重返聯(lián)合國“公投”,兩大“公投”案幾乎也是藍綠雙方兩岸政策的濃縮版,。
但從華府立場觀察,,在微妙的美國、大陸與臺灣三角互動,,明年大選的激情,,馬謝兩人是否淪為政策飆車,造成臺海不安,?這也是美方力邀馬謝兩人到訪的目的之一,。
報道說,馬謝的“外交”戰(zhàn)場,,其實就是從入聯(lián)“公投”延伸出的“主權”論述,,馬謝不只要向臺灣的選民證明自己深具主體意識,,更需向美方保證,,不論選戰(zhàn)如何激烈,都不會逾越美方設定的紅線,。
編輯:
解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