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則是民進黨以恨為綱,當然窄化了它的思維與能力,,這也使得它在內政上無法有表現,,更遑論財經問題了。當沒有正面籌碼可用,,民進黨的整個選戰(zhàn)打起來,,就只有抹黑、造謠,、扣帽子這些伎倆,。這次民進黨搞出光碟手段,用綠卡問題惡斗馬英九及其家人,,胡亂指控馬英九夫人偷報紙,;當然更別說在“一中市場”等問題上的扣帽子了。民進黨從初期的要用特別費案整死馬英九到后來的選戰(zhàn)打法,,都是它長期以來意識掛帥后以恨為綱的負面搞法,,這也顯示它和基本盤的選民之間已形成了一種共生體,相互取悅,,相互擁抱,,走不出新的格局。它這種現象一而再,、再而三的不斷反覆,,其他選民又怎么會認同呢?
政治人物和群眾之間理應是個相互鼓勵,、相互提升的共同體,。民進黨的政治人物應當教育群眾,、放寬視野、拋棄敵對的仇恨,可惜的是這種情幷未在民進黨內發(fā)生,,反而是政治人物帶領群眾日趨極端化,,稍微還有點良知的民進黨改革人物,,只要一提改革,,就會招致批評,甚至被驅逐,。民進黨如果不改變這種反淘汰的體質,,它將來又怎么會有前途呢,?
這也就是說,經由縣市長,、“立委”,、“總統(tǒng)”3次大選,已顯示出民進黨除非從意識形態(tài)起就大改變,,它已幾乎注定將再無前途,。它必須改變以恨為中心的臺獨史觀;必須把恨外省人,、恨中國人,,以及因為恨而不擇手段的心態(tài)放棄,而這可是極為艱難的事業(yè),。而首要之務則是政治人物要先變,,幷促使群眾也改變。我在臺灣一向希望謝蘇兩人敗選后要義無反顧的擔起這項重任,。民進黨何去,?它必須展開思想與行為的重洗,但這有可能嗎,?目前民進黨初敗,,有人主張重回街頭路線,有人主張改革,。重回街頭路線,,將會對臺灣造成另一次動蕩,加速民進黨的死亡,。民進黨站在這個十字路口上,,其去向值得密切注意。
六大隱憂 擺在馬英九面前
至于國民黨方面,,馬英九超級大勝,,他等于已在臺灣取得了足夠的“天命”(Mandate),可以進行臺灣大改革,,走出新路,。由于他贏得如此徹底,國民黨內其他的干擾因素也將大幅降低,。如果馬英九真有遠見和魄力,,他的確可以大有作為。不過,,我們也必須知道,,由于國民黨這次是“重新執(zhí)政”,,而非 “首次執(zhí)政”,,這等于他的大勝其實是反映了人民的寄托與期望,,他如果不能在用人、政策,、兩岸關系等方面立即開展新氣象,,他大贏的氣勢就會很快萎縮。這也意謂陳水扁首次執(zhí)政的蜜月期很長,,至少有兩年半,;但馬英九的蜜月期至多只會有半年,馬英九挑戰(zhàn)之嚴峻可知,。而盱衡目前的形勢,,馬英九及國民黨幷非沒有挑戰(zhàn)﹕
鳳凰評論精品推薦 【精彩點評】 【重磅解讀】 【報章精選】
編輯:
解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