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資訊 > 國際 > 正文 |
|
相關Tag | [太空] |
為美國航天司令部作戰(zhàn)室,。未來的太空戰(zhàn)便是由設在美國科羅拉多州夏延山的地下指揮中心來指揮 [資料]
近日,,美國總統(tǒng)布什簽署的新《國家太空政策》成了外界關注的焦點。該政策清楚地表明,,美國將排斥“敵對勢力”進入太空,,以完全掌握外層空間的控制權。
新太空政策是“星球大戰(zhàn)”翻版,?
據美國媒體報道,,新的《國家太空政策》文件是美國總統(tǒng)布什在今年8月份秘密簽署的,直到最近才被媒體曝光,。英國《新科學家》評論說,與10年前克林頓的太空政策相比,,新的太空政策已經發(fā)生重大轉變,,接近于里根時代的“星球大戰(zhàn)”計劃,,具有明顯的單邊化和軍事化特點:
首先,新政策從注重開發(fā)轉向注重安全,。位于華盛頓的軍控智庫“美國科學家聯(lián)盟”專家史蒂夫·阿弗特古德說,,新太空政策明顯多了有關國家安全的內容,這表明維護國家安全成了美國新太空政策的基本出發(fā)點,。
其次,,新政策顯示美國力求獨霸外層空間。新太空政策文件措辭強硬地指出:“如有必要,,美國有權不讓任何‘敵視美國利益’的國家或個人進入太空”,。
第三,新政策暗示要部署太空武器,。新的《國家太空政策》要求國防部長提供支持導彈預警系統(tǒng)的“太空能力”,,發(fā)展“多層面和整體的導彈防衛(wèi)能力”,這明顯意味著賦予了軍方向太空部署相關設備的權力,。
拉氏是太空戰(zhàn)始作俑者
美國媒體爆料說,,在新太空政策出爐過程中,拉姆斯菲爾德主導的五角大樓起了重要推動作用,。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是美國新保守主義的代表人物,,也是美國太空戰(zhàn)理論和實踐的積極推動者。2001年1月,,拉氏上臺伊始便建議加強美國的空間實力,,部署太空武器系統(tǒng);2002年布什宣布美國退出反導條約便是采納了他的建議,。2005年3月,,拉氏簽署新的《國防戰(zhàn)略》,指出“空間控制”就是“確保自身空間行動的自由,,同時防止對手具備這種自由”的能力,,進一步明確了今后太空軍事化的發(fā)展方向。
在拉姆斯菲爾德和國防部的堅持下,,美國太空武器預算迅速增長,。2006財年美國空軍用于太空武器的預算達99億美元,比去年增加22.2%,。據防務情報研究所透露,,布什政府用于太空武器研發(fā)的經費實際上不只這些,許多開支都隱藏在其他分類項目中,,很難進行準確的計算,。
據美國《紐約時報》、俄羅斯《獨立軍事評論》近日報道,為確立太空霸權,,美軍一直在悄悄地開展絕密太空戰(zhàn)項目的研究,,其中有五大太空戰(zhàn)項目引人注目。
編輯:
hunan
|
- → 美國試圖壟斷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