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資訊 > 歷史 > 歷史述事 > 正文 |
|
相關(guān)Tag | [宋朝] [元朝] |
赫赫元帝國,,曾是地跨三大洲的龐然大物,,百年間發(fā)生了那樣多的故事:瘋狂的對外擴(kuò)張,、宮廷內(nèi)部的權(quán)力爭斗,、北方漢人在夾縫中的艱難生存,、忠臣的氣節(jié)與貳臣的丑態(tài)、文人藝術(shù)家的特立獨行與不朽創(chuàng)作……作者以一個歷史守望者的耐心,、毅力與智慧,,在眾多的史料中耙梳整理,,鉤沉往事,復(fù)原歷史,,寫出了一部脈絡(luò)清晰,、可讀有趣的元朝史。本報特選取其中一節(jié),,以饗讀者,。
南宋將亡之時,也曾壯懷激烈
說起趙孟頫,,總會想起他筆下細(xì)膩描摹的工筆畫和柔媚的書法字體,。昔日宋皇舊王孫,翻成新朝貴臣,,總有人處處回護(hù),,翻出他《罪出》一詩,證明他的仕元之舉是不得已而為之:
在山為遠(yuǎn)志,,出山為小草,。古語已云然,見事苦不早,。平生獨往愿,,丘壑寄懷抱。圖書時自娛,,野性期自保,。誰令墜塵網(wǎng),,宛轉(zhuǎn)受纏繞,。昔為水上鷗,今如籠中鳥……
其實,,此詩是趙孟頫自江南入大都(今北京)政治中心后,,政治上遭受蒙古人、色目人打壓,,加之生活困窘,,故而于牢騷盛時憤然而發(fā)。官場斗爭中飽受挫折,,文人最愛鼓搗出此類詩文渲泄,,實際上與氣節(jié)操守全然無關(guān)。同時代人楊載曾經(jīng)說過:“(趙)孟之才頗為書畫所掩,,知其書畫者,,不知其文章;知其文章者,,不知其經(jīng)濟(jì)之學(xué)”,。所謂的“經(jīng)濟(jì)”之學(xué)指其經(jīng)綸世務(wù)的“政績”,。所以,于元朝而言,,特別是趙孟頫入朝早期,,兢兢業(yè)業(yè),很想在政治上有所作為,,很想成為新朝一條得力有用的大狼狗,。
趙孟頫,字子昂,,宋太祖十一世孫,,乃太祖之子趙德芳之后?!坝茁斆?,讀書過目輒成誦,為文操筆立就,?!?4歲時,“用父蔭補(bǔ)官,,試中吏部銓法,,調(diào)真州司戶參軍”?;谀纤螌ψ谑腋刹孔拥艿摹罢疹櫋?,加上趙孟頫確實有才,少年時代的他便早早進(jìn)入官員候補(bǔ)梯隊,。如果南宋不亡,,一步一個臺階,趙書生很可能度過安靜而又乏味的一生,。但是,,13世紀(jì)后期的南宋王朝處于風(fēng)雨飄搖之境地,1279年的厓山之役,,元將張弘范把趙家皇族送進(jìn)了大海,。宋朝,終于畫上了一個哀傷的句號,。
宋朝將亡未亡之時,,青年趙孟頫也曾心似火煎,恨自己不能成為兩晉時王猛,、謝安那樣的人物,。這種情緒,在其《和姚子敬秋懷二首》中,,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搔首風(fēng)塵雙短鬢,,側(cè)身天地一儒冠,。中原人物思王猛,江左功名愧謝安,。苜蓿秋高戎馬健,,江湖日短白鷗寒。金尊綠酒無錢共,,安得愁中卻暫歡,。
把劊子手吹捧成“大救星”
元朝大一統(tǒng)后,百廢待興,。為裝點門面,,忽必烈聽從程鉅夫建議,派這位漢臣到江南搜求“遺賢”,。程鉅夫本人是漢人,,出身于老牌漢奸家族。蒙古攻宋時,,他叔父程飛卿是南宋的建昌(今江西南城)守官,,未待元軍攻打,輒主動獻(xiàn)城投降,。而后,,程飛卿攜程鉅夫入覲,為彰顯這位老賊的“孝順”之功,,忽必烈把小程留在身邊任怯薛,,即皇家禁衛(wèi)軍一員?!扒友Α辈粌H僅是為皇帝簡單地站崗放哨,,它是元朝一支非常重要的政治力量,乃元帝親近集團(tuán)的人員,。所以,,程鉅夫這樣一個“漢人”,,可稱是漢人皮蒙古心,。
南行之前,忽必烈特意向程鉅夫提及兩個名字,,一個是趙孟頫,,一個是葉李。前者是趙宋宗室,,非此輩不足以藻飾太平,;后者是曾經(jīng)力抨南宋奸相賈似道亂政的南宋“忠臣”,非此人不足以顯揚(yáng)大元縱攬賢才的心胸,。當(dāng)然,,受薦名單中第一名是謝枋得,,還有就是孔洙(孔圣人后裔)、胡夢魁,、萬一鶚等二十多人,。結(jié)果,除謝枋得等少數(shù)幾個人堅辭不出外,,大部分皆欣然出仕,,皆被忽必烈“擢居清要之職”,也就是弄入朝廷當(dāng)當(dāng)擺設(shè),。
忽必烈召見,,見趙孟頫“才氣英邁,神采煥發(fā),,如神仙中人”,,大喜之下,便讓他坐于右丞葉李的上位,。葉李時任尚書右丞,,官職正二品。趙孟頫青年才俊,,相貌堂堂,,忽必烈也有“以貌取人”的傾向,小趙又是前宋宗室,,自然高看他一眼,。當(dāng)然,小趙得授的官并不大,,兵部郎中,,從五品而已。但相對其余二十多人來講,,趙孟頫得留朝中任職,,乍入大都,這種待遇已是不低,。別的江南“遺賢”,,所得的“清要”之職,大都是被外派到地方任按察官員,,做“紀(jì)檢”工作,。當(dāng)時元朝地方官皆是蒙古、色目世臣的地盤,,形同土皇帝,,可以想見,這些“紀(jì)檢”人員到了當(dāng)?shù)兀贿^是擺設(shè)的玩藝兒,。相較之下,,小趙得近天顏,已是“破格”提拔了,。因此,,興奮之余,小趙立作馬屁詩一首,,恭謝天恩:“……皇圖天遠(yuǎn)大,,圣德日高明。兵息知仁布,,民熙見化行,。耄倪齊鼓舞,率土其升平,?!保ā对粘R》)
同樣是趙孟頫,有一首《述太傅丞相伯顏功德》,,把屠城“流血有聲”,、最終滅掉宋朝天下擒俘宋恭帝謝太后入京的元朝元帥伯顏吹捧到天上。宋朝,,對趙孟頫而言,,不僅僅是父母之國身家之邦,他身上流淌的可是真正一滴不摻假的帝室血液啊,。但是,,頌德詩中,滅宋的屠夫卻變成萬世景仰的不世元勛:“授鉞得人杰,,止戈代天工,。鐵馬浮渡江,坐收破竹功,。草木紛震動,,山川變鴻氵蒙。地利不復(fù)險,,金城何足攻,。市靡易市憂,兵無血刃紅……老稚感再生,,遺黎忘困窮,。歸來一不取,,匹馬走北風(fēng),。九域自此一,益見圣世榮?!?
滿紙謊言,,遍篇諂媚,把伯顏這個劊子手描寫成人民“大救星”,。
編輯:
hun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