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資訊 > 視點 > 正文 |
|
相關(guān)標簽 | [林彪] [歷史真相] |
三十六年前的一個秋夜,,中國當時的二號人物林彪在北部鄰國折戟沉沙,。那一年筆者來到世間,我們這代人成長的時期,,正逢中國社會劇烈變動,,很多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在我們的教科書里,,猶如霧里看花水中望月,,讓剛剛接受教育的孩子莫名其妙,。比如我們學會說話時就喊萬歲,看樣板戲,,沒多久便歡呼“一舉粉碎四人幫”,;1977年讀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本里還有“文化大革命好,,文化大革命就是好,,毛主席親自來領(lǐng)導,某某某(曾經(jīng)當過國家主席),、林彪被打倒”,,等我讀小學四年級時,課本中已經(jīng)有這位被打倒的領(lǐng)導人去安源領(lǐng)導工人罷工的英勇事跡,,插圖中的他端的是英俊瀟灑,。
細回想我曾見過的歷史圖片和歷史教科書被“PS”乃是常態(tài),著名的油畫《開國大典》中的人物,,在我記憶中就有好幾次變動,,在某個版本中有人被遮蔽,后來被遮蔽的人又從歷史的塵埃中露了出來,。剛剛改革開放時,,我家鄉(xiāng)農(nóng)戶過年時貼年畫,流行幾位開國元帥騎馬的戎裝照,,猶如貼秦叔寶,、尉遲恭兩大門神——這兩位也正是唐帝國的開國元勛。我數(shù)來數(shù)去,,只有九大元帥,,另外一個沒資格上年畫的元帥就是林彪。
在新中國歷史中,,林彪元帥可算是歷史評價變化最大的一個人,,他曾是紅色譜系中的第二尊“神”,被萬千民眾敬?!坝肋h健康”的接班人,,后來成為奸佞簿中最大的“鬼”,,他的歷史功績莫名其妙地消失了,。作為一個參加過南昌起義的軍事領(lǐng)導人,井岡山時期嶄露頭角,,長征途中是戰(zhàn)斗力最強的軍團領(lǐng)導人,;抗日戰(zhàn)爭時期他指揮取得了對日第一場勝利平型關(guān)大捷;解放戰(zhàn)爭時期率領(lǐng)四大野戰(zhàn)軍中人數(shù)最多的一支,,起于白山黑水,,跨過長江,,渡過瓊州海峽,把紅旗插上五指山,。其對于建軍建國的功勛,,不需贅言,將這樣一位黨史軍史不容回避的人物遮蔽起來,,是對歷史的不尊重,。
最近全國上下正在歡慶建軍八十周年,林彪的照片出現(xiàn)在軍事博物館的展覽中,,其女兒林曉霖對此評價是:“這體現(xiàn)我們黨越來越實事求是,,全面、客觀,,尊重歷史事實,、歷史人物。這對中國走向民主,、法制,,我認為是大有希望的?!?/P>
一張隱藏多年的照片在這樣一個有著濃烈政治意味的展覽中出現(xiàn),,看上去是個小細節(jié),但對執(zhí)政黨來說是一種大進步,,亦可視為建設(shè)政治文明的一種姿態(tài),。歷史事件自然是客觀存在的,被永遠定格在消失的時光中,。但對后人來說,,卻未必能客觀對待之,因政治的需要,,本應客觀的歷史常常顯出模糊詭異的面目,。對林來說,當年讓萬民敬祝永遠健康和溫都爾汗事件后將他打入另冊,,其原因是一樣的,,將歷史評價等同于政治評價和道德評價。歷史真相就是歷史真相,,它和功過這種含有強烈政治立場的道德評價并不是一回事,,因為對同一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來說,何謂功何謂過,,不同的人不同的時期看來,,也是遠近高低各不同。如何盡可能還原歷史真相,,不僅僅是歷史學家這類專業(yè)人士應追求的目標,,同樣能顯示一個政黨的胸懷和自信,,也是一個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就在林彪照片出現(xiàn)在軍博前不久,,海峽那邊的臺灣島有關(guān)解嚴二十周年的圖片展覽也引起了轟動,。當年在中國大陸角逐多年的國共兩黨,歷盡劫波兄弟在,,先后以一種理性的,、客觀的態(tài)度對待歷史,這是讓中國人感到高興的事情,。
中國的史家一直就具有不以成敗論英雄而尊重歷史本來面目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司馬遷寫《史記》時,他正生活在劉家王朝最強盛的漢武帝時代,,可他能以客觀和同情的筆法寫《項羽本紀》,,我們知道項羽可是漢朝開國高祖劉邦的死對頭;淮陰侯韓信對漢室的建立立下汗馬功勞,,后因涉嫌叛亂被呂后誅殺,,可司馬遷照樣為其立傳,而且毫不遮蔽韓信的才能和功勛,。這樣的史書在漢代不但能存在而且能流傳下去,。兩千年過去了,我們告別了家天下的帝制時代,,我們一再強調(diào)歷史是人民寫的,,那么執(zhí)政者當然應該用一種比漢代統(tǒng)治者更恢宏的氣度更寬闊的胸懷更理智客觀的態(tài)度對待歷史。
唐代詩人杜牧曾吟詠:“折戟沉沙鐵未消,,自將磨洗認前朝,。”我更愿意理解“磨洗”,,是盡力將種種迷霧,、塵埃去掉,去追尋歷史的真相,。
文本來源:南方都市報
閱讀延伸>>
林彪相關(guān)新聞:
外界評林彪照片亮相:林彪是聰明的戰(zhàn)地戰(zhàn)術(shù)專家
慰安婦事件中的遺忘:
真相、歷史與未來:
林彪相關(guān)歷史背景:
林彪長女評父親:赫赫戰(zhàn)功與9.13結(jié)局功過分明
作者:
十年砍柴
編輯:
李新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