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邱曼思
2014-11-13 第009期
“小卷頭”千年不變的陳菊
今年3月臺灣“反服貿(mào)”學運期間,,近千名高雄學生前往高捷美麗島站靜坐聲援臺北,。體格壯碩、小卷頭千年不變的高雄市長陳菊特地到現(xiàn)場探視,,隨后在“臉書”上大嘆“對不起”:對不起“即使當年付出青春,,也未能換得穩(wěn)固的自由”。
相比于蔡英文,、蘇貞昌,、謝長廷等民進黨大佬,最高只做到代理黨主席的陳菊卻更能體會臺灣民主抗爭的艱難,。在1980年那場著名的美麗島軍法大審中,,8名黨外民運人士被判處叛亂罪,年僅30歲的陳菊就是其中之一,。
1990年代后,,民進黨逐步走上臺灣政治舞臺。作為建黨元老的陳菊當選“國大代表”,,隨后歷任臺北,、高雄市政府社會局局長,勞工委主委,,兩度當選高雄市長,,并于2014年再次角逐該職位,。在民進黨眾多政治明星中,,陳菊算不上特別耀眼的,但至今單身的她是目前唯一還活躍在競選一線的美麗島世代,而“民主抗爭”仍是她在選舉造勢大會上不變的主題,。
高雄選情:陳菊大幅領(lǐng)先
2006年,,臨近高雄市長選舉投票最后10個小時,陳菊在高雄廣場舉行造勢大會,,回憶起“美麗島事件”,,她緊握拳頭、情緒激昂地對著臺下幾萬名觀眾演講,,“民主不是從天而降,,而是幾代人認真打拼、受苦爭取而來的”,。
當時的陳菊正深受泰國勞工事件,、高捷案等不利因素影響,民調(diào)一度低迷,,但她最終以1114票的微弱優(yōu)勢擊敗國民黨候選人黃俊英,。陳菊團隊在選前一夜指控黃俊英“賄選”,但選舉過后被發(fā)現(xiàn)“賄選”說法并無實證,。國民黨陣營指責陳菊用非法手段競選,,并提起當選無效之訴。陳菊一審敗訴,,但二審出現(xiàn)轉(zhuǎn)機,,最終當選高雄市市長,成為臺灣首位女性民選直轄市市長,。
2010年底,,高雄縣市合并后的首任大高雄市長選舉,陳菊以過半票數(shù)成功連任,,被稱為臺灣的“南霸天”,。當年的競爭對手包括國民黨籍黃昭順,以及當時以無黨籍身份參選的楊秋興,,后者曾任10年高雄縣長,。
2014年,楊秋興以國民黨籍身份再次參選高雄市長,,“秋菊”之爭再度上演,。根據(jù)臺灣多家媒體的調(diào)查,陳菊的民調(diào)遠遠領(lǐng)先于楊秋興,,比如中立偏藍的《聯(lián)合報》數(shù)據(jù)就顯示,,陳菊遠比楊秋興高出45個百分點(61%:16%)。臺灣學術(shù)預(yù)測機構(gòu)“未來事件交易所”也作出最新預(yù)測,,陳菊或?qū)@得57.1%的選票,。
今年8月,,高雄發(fā)生燃氣爆炸事件,楊秋興團隊借力指責陳菊“瀆職”,,但仍撼動不了陳菊的民調(diào)大幅領(lǐng)先,。臺灣媒體分析,國民黨在南部的高雄根本指派不出“強有力”的人手,,能與深耕高雄多年,、政治資歷頗深的陳菊對抗。
兩次入獄:癡迷切·格瓦拉
回顧陳菊的政治生涯,,她曾多次面臨險惡的環(huán)境,,但她擅長打政治硬仗,自稱是“壓不死的臺灣菊”,。
陳菊1950年出生于臺灣東北部宜蘭縣一戶農(nóng)村人家,。按照臺灣的族群劃分,她屬于“本省人”,,1949年從大陸退居臺灣的國民黨則屬于“外省人”,,這個外省政權(quán)在她出生前一年宣布實行全面戒嚴,包括陳菊在內(nèi)的一代臺灣人成長在白色恐怖統(tǒng)治下,。
1960年代中期,,高中畢業(yè)后的陳菊前往臺北專科學校讀書,。畢業(yè)后,,她在臺灣政治大學圖書館擔任管理員。這一時期,,陳菊大量閱讀被當局列為“禁書”的左翼書籍,,并成為瘋狂的切•格瓦拉迷。她在后來的采訪中曾提及自己年輕時投身民主運動,,跟警備總部和特務(wù)機關(guān)“玩捉迷藏”,,自覺就像在叢林中打游擊的格瓦拉,“我們那一輩的女孩子迷秦祥林和秦漢,,我卻迷更帥,、更有男人味的格瓦拉”。
陳菊從18歲開始涉足政治,,擔任黨外運動大佬,、省議員郭雨新的秘書,逐漸與林義雄,、張俊宏,、姚嘉文等人建立深厚的感情。跟隨郭雨新之后,,她的人生軌跡大幅改變,。
1978年6月,,臺灣警總動員大批特務(wù)包圍位于彰化的天主堂,逮捕藏在堂內(nèi)的陳菊,。她事后推測被捕原因時稱,“我想是我把雷震回憶錄送到國外”,。1970年中期,,蔣經(jīng)國接掌蔣介石去世后的國民黨大權(quán),采取更嚴厲的手段整肅黨外勢力,,郭雨新遭到特務(wù)24小時的跟蹤監(jiān)視,。陳菊因勢擔任了郭雨新對外聯(lián)系的重要角色,開始將島內(nèi)的黨外訊息傳送到海外,,除了有關(guān)白雅燦案,、中壢事件等訊息外,還包括出獄兩年的雷震所發(fā)表的《救亡圖存獻議》,。
這次被捕后,,陳菊入獄20多天,期間被強制參觀金門和十大建設(shè),。一年后,,她又因卷入轟動臺灣的“美麗島事件”,被判處長達12年的監(jiān)禁,,也讓她名聲大噪,。那場事件在臺灣開啟了大規(guī)模的游行抗爭,最終以暴力沖突收場,,身為《美麗島》雜志編委的陳菊遭到國民黨軍警的逮捕,,一同被捕的還包括當時的好友林義雄、張俊宏,、姚嘉文,,以及后來成為民進黨主席的施明德、黃信介,。
1980年,,美麗島大審中的陳菊。
民進黨元老:偏居權(quán)力第二梯隊
美麗島事件是臺灣政治史上關(guān)鍵的轉(zhuǎn)折點,,文化評論家張鐵志在《時代正在改變》一書中總結(jié),,“整個1970年代的政治改革與文化運動風潮,到此畫下了一個黑暗的句點”,,但更多的民主運動在這群人的理念影響下沸騰展開,,1980年代中期蔣經(jīng)國的內(nèi)部改革也營造了更為開明的社會氛圍,對抗國民黨的政黨——民進黨由此得以成立,。
1986年2月,,假釋出獄的陳菊加入民進黨“新潮流系”,,成為創(chuàng)黨工作小組成員之一。她隨后出任臺灣人權(quán)促進會秘書長,,開始塑造自己“人權(quán)斗士”的形象,,曾在多個場合堅稱,人權(quán)是她這一生最漂亮的選擇,。每年二二八紀念日,,她都會回到“林宅血案”發(fā)生的現(xiàn)場(義光教會)悼念。
這期間,,民進黨內(nèi)風云人物泛起,。比陳菊小4個月的陳水扁作為民進黨第一政治明星,迅速展現(xiàn)出驚人的能量,。1994年陳水扁當選臺北市市長,,隨后邀請陳菊出任社會局局長;1998年,,在謝長廷任市長的高雄市,,她同樣出任社會局局長。巧合的是,,陳水扁和謝長廷都是當年為陳菊等美麗島受害人辯護的律師團,,屬于美麗島世代之后的律師世代。
2000年,,陳菊憑借在社會福利等領(lǐng)域的多年深耕,,進入行政院出任勞工委主委,歷任張俊雄,、游錫堃,、謝長廷三任行政長。期間,,民進黨政權(quán)遭遇多次危機,,陳菊仍能順利連任該職位,直到2006年因高雄捷運泰勞抗爭事件辭職,。
最萌市長:廣場上的激昂演講
20多年來,,在民進黨內(nèi)政治人物中,陳菊一直屬于第二梯隊,,但這位激情昂揚,、嗓音高亢的女性政客極具個人魅力。許信良曾在采訪中感慨,,“沒有陳菊就沒有民進黨”,,包括他在內(nèi)的許多青年都是被陳菊拉進黨外運動。
許信良的評價或許高估了陳菊對民進黨的地位,但她確實是“美麗島政團”與“新潮流系”兩個世代間薪火相傳的象征性人物,,擁有資深的“革命經(jīng)歷”和豐沛的人脈。后來“新系雙仁”吳乃仁,、邱義仁的入黨介紹人也都是陳菊,,她因此被稱為新系的“創(chuàng)系之母”。
民進黨成立后,,陳菊時常擔任大選造勢晚會的主持人,,以激昂高亢、帶有悲情意味的閩南話演講助選,,這也是大眾對她的最主要印象。只要她一上臺,,總能激起民眾的情緒隨之沸騰,。
與陳水扁在1994年競選市長時打出“快樂、希望”的口號,、以求擺脫民進黨苦情形象,、獲得更多選票不同,陳菊的政治演講主題,,始終未脫離臺灣的民主抗爭記憶,。她還在多次競選場合上演唱《孤女的愿望》,這首意境孤苦而堅韌的歌曲,,幾乎成為陳菊政治路上的進行曲,。
因“爆炸頭”發(fā)型神似日本動畫《我們這一家》女主角的母親,陳菊被年輕支持者稱為“花媽”,,她開朗的性格也被市民封為“最萌”市長,。臺灣媒體評價,她的施政滿意度屬于倒吃甘蔗型:頗有同理心,,能夠和勞工及普羅大眾融為一體,;“八八風災(zāi)”時她被批評為“睡菊”,卻可以獲得市民的諒解,。
更多選民看重她的務(wù)實與變通能力,。2009年,為了辦好當年在高雄舉辦的世界運動會,,陳菊在黨內(nèi)獨派人士反對聲浪中,,以高雄市長身份訪問大陸。2013年,,陳菊再度率領(lǐng)高雄市府團隊訪問天津,、深圳、廈門,、福州,,并邀請當?shù)卣礁咝蹍⒓觼喬鞘懈叻鍟?/p>
2014年底“九合一”選舉前一個月,,陳菊成立競選總部,張俊雄,、蘇貞昌,、謝長廷三位前行政院長前往助陣相挺,兩年前曾力薦她出任黨代理主席的蔡英文也南下為其站臺,。陳菊之于民進黨的份量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