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孫瑩
2016-05-10 第533期
圖片:南海仲裁案中,,菲律賓起訴中國,。圖片來自法新社
南海仲裁案很可能在近日作出對中國不利的裁決,有聲音認為此時應“果斷出擊”,,“進攻是最好的防守”,,中國到底應該怎么辦,?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最近開始密集的穿梭訪問,駐外大使們忙著在海外報紙上撰寫文章,,中國的軍艦在南海出動得也比以往頻繁,,因為一件大事將要發(fā)生了:國際仲裁法庭裁決很可能對我們作出不利的裁決?;蛘哒f得更直白一點:中國必輸,。”微信公號“牛彈琴”周末一篇推送被不少人轉發(fā)。
上周五,,外交部邊海司司長歐陽玉靖主動召集中外記者說:“對中國施加壓力,,就跟彈簧一樣,壓力越大,,反擊越大,。”(詳情請見鳳凰網(wǎng)全文實錄答記者問:http://ctjtkj.com/a/20160506/48707363_0.shtml)
在微信文章中,“牛彈琴”認為“置之不理是下下策”,,“加入論戰(zhàn)最多也就是中策”,,他認為“上策”應該是果斷出擊,認為“進攻是最好的防守”:“既然結果已那么確定,,那就果斷制造新的焦點,。比如,在裁決作出前幾天或當天,,在黃巖島開工造島,,或者徑直宣布南海防控識別區(qū),在國際上制造嘩然輿論,,轉移注意力,,這樣裁決出來就沒多少人注意了。”
對此,,悉尼大學法學院教授凌兵告訴鳳凰網(wǎng)(【嚴肅新聞】微信公號ID:Serious-News),,這樣的做法并不現(xiàn)實。“果斷出擊,,動作太大,,影響太壞,中央下不了這樣的決心,。何況,,外交部剛對東盟說了,要嚴格執(zhí)行《南海各方行為宣言》,,所以短期內(nèi)不會有所作為,。”
凌兵先后畢業(yè)于北京大學法學院和美國密執(zhí)安大學法學院,曾取得海牙國際法學院國際法學文憑,,是近二十年唯一獲得該文憑的中國人,。他曾擔任香港中文大學法律學院副院長,,為香港中文大學法律學院創(chuàng)始人之一。
去年十二月,,凌兵撰寫文章《為什么中國拒絕南海仲裁有損中國的權益》,,因發(fā)出與官方不同的聲音,在網(wǎng)上熱傳,,并引起不少爭議,。隨后,一篇署名為“陸濤”的反駁文章《紙上談兵維護不了中國的南海利益》也被大量轉發(fā),。凌兵再撰寫《南海仲裁案不接受不參與的幾個問題》予以反駁,。近日,因南海仲裁案宣判在即,,鳳凰網(wǎng)專訪凌兵,,再次談及南海仲裁案的關鍵問題。
中國為什么會輸,?
“南海仲裁案中國選擇不出庭,,我個人對此持反對意見,”凌兵說,,在國際上看來,,顯得中國藐視公約的爭端解決機制,嚴重損害中國的國際形象和國際聲譽,。盡管中國辯稱通過2006年的排除性聲明表示不接受強制程序,,但凌兵認為,根據(jù)海洋法公約,,最終決定權在法庭,而不在當事國,。
“中國作的保留,,是公約298條允許的某幾類爭端。如中國出庭,,此條款是主張法庭無管轄權的理據(jù)之一,。條款如何解釋,菲律賓提出的仲裁是否屬于這幾類保留,,決定權在法庭,。根據(jù)海洋法公約第288條第4款法庭擁有關于管轄權的管轄權(competence-competence)。若一方不出庭,,法庭應確認其有管轄權,,也要確認一方主張確有根據(jù)。本來管轄權問題上中國是有理據(jù)的,,但現(xiàn)在拒不出庭的情況下,,幾乎敗局已定,。”
在凌兵看來,中國至少應該全力參與管轄權階段的庭審,,力爭勝訴,。他認為中國有足夠的法律證據(jù)可以為自己辯護,如果能在管轄權階段挫敗菲律賓的訴求,,等于一勞永逸,,讓其他鄰國可以死了起訴中國的心,從而掌握南海局勢的主動權,。
而如今從頭到尾“不接受,、不參與”,一個比較麻煩的后果就是,,如果越南,、馬來西亞等其他聲索國也效仿菲律賓,逐一向中國提出起訴,,中國在法律上麻煩就會源源不斷,,還能一直“不接受不參與”嗎?會不會導致中國在國際輿論上一直處于下風,?
“如果參與管轄權階段的庭審,,贏面有多大?”對鳳凰網(wǎng)的提問,,凌兵坦承,,贏面并不算很大。“法律上,,沒有100%能贏得的案件……任何一個司法程序,,都是一個相互辯駁的互動過程,目的是說服法庭接受本方的立場,。而如果不出庭,,放棄了與法庭互動辯駁的機會,則必敗無疑,。”
“我個人和很多研究南海問題,、研究海洋法、國際和國內(nèi)的學者,,都有一個共識,,就是中國在管轄權問題上是可辯的。雖然不能說百分百能贏,,但如果認真參與,,勝訴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管轄權階段是否出庭,是一個簡單的概率比較,。不出庭的話,,有99%的可能敗訴,;出庭的話,一定有更大的可能實現(xiàn)勝訴或庭外和解,。”
凌兵認為,,中國政府提出的立場文件中有很不錯的法律論據(jù),但這些論據(jù)被菲律賓方的律師駁倒,,而我們沒有出庭,,所以沒有辦法對對方的反駁予以駁斥,這樣非??上?。
國際法庭的公正性有沒有問題?
國內(nèi)有聲音認為,國際司法機構對中國存在偏見和敵意:“現(xiàn)在仲裁庭的仲裁員有四位歐洲籍,一位非洲籍,,讓他們來裁決這樣一個亞洲的問題是有偏見的,。”
“這些仲裁員都是知名的海洋法學者和法官,,若認為他們對中國有敵意有偏見,需要拿出證據(jù),”凌兵說。
另一位南海專家陸濤反駁凌兵的觀點,,認為雖然不能說這些仲裁員主觀上對中國有敵意和偏見,但這些西方學者對南海問題的研究和認識,,首先來自西方文獻資料,,其客觀性難以保證。
對此,,凌兵撰文表示:“中國宣布不接受不參與在前(2013年2月19日),,現(xiàn)行仲裁庭成立在后(2013年6月21日),顯然不能以事后事件解釋先前決策,。”
在專訪中,,凌兵告訴鳳凰網(wǎng):“如果中國參與仲裁,首先有權自己指派一名仲裁員,,你可以指定一個中國人,也可以指定一個其他國家的人,。剩下三個仲裁員由中菲兩國通過協(xié)商來確定,,如果協(xié)商不成,就由海洋法庭長來確定,。這樣一個過程當中,,你很有機會能夠爭取到一些可能對中國的立場更加了解、或者說對亞洲的情況更加清楚的,,也就是說你完全可以找不同的人來參與這個仲裁,。你不參與這個案件,,也沒有做任何工作去幫助法庭來做出正確裁決,然后等法庭做出裁決以后,,你又指責他不公平,,這樣的做法在國際社會相當不明智,很沒有說服力,。”
可以退出海洋法公約嗎,?
一位中國士兵。圖片來自新華社
另一種說法是,,加入海洋法公約讓中國非常被動,,能否干脆退出呢?“我們不跟你們玩了,,還不行嗎,?”
“退出海洋法公約的確是中國的選項之一,但這種心態(tài),,是不是意味著中國將來索性就閉關鎖國,,放棄對外開放了?海洋法公約里的大多數(shù)原則都反映在習慣法里,,有相當一部分的規(guī)則是中國可以利用的,,比如海底開發(fā)制度,”凌兵說,。
“中國政府從公約開始就參與起草工作,,公約制訂中國發(fā)揮了很大作用。公約絕大部分內(nèi)容也反映了習慣法和國際慣例,。換句話說,,一個國家不管你參加公約也罷,不參加公約也罷,,絕大部分規(guī)則對你還是有約束力,,即使退出公約,很多規(guī)則還是必須要遵守,。就像美國沒有參加公約,,但它還是必須遵守公約里絕大部分規(guī)則。”
凌兵認為,,退出公約的唯一好處,,就是可以不受公約中關于爭端強制解決的規(guī)定。“但長遠來看,,這跟中國從改革開放以來,,積極對外開放、積極介入國際法律體系發(fā)展這樣一個趨勢完全背道而馳。中國最近十幾年來,,參與國際司法的活動越來越多,。比如中國在WTO已經(jīng)打了很多案子,慢慢增加經(jīng)驗,,越來越跟國際貿(mào)易的法律體系相結合,。海洋法的情況當然跟貿(mào)易不完全一樣,但這是當今國際發(fā)展的趨勢,,將來你要逃是逃不掉的,。你能逃過一時,你未來的律師,,一直沒有練兵的機會,,沒有參與到國際爭端解決法律體系的經(jīng)驗,長遠來說沒有好處,。”
會判九段線無效嗎,?
如果法庭判九段線無效,中方應該作何反應,?
“法庭在上一個裁決的時候,,還沒有確認它對九段線有沒有管轄權。所以這個事情上有一定懸念,。從理論上講,,法庭可以宣布它對九段線沒有管轄權,或有管轄權,,然后認定中國的主張合法或非法,,或者對中國的主張采取一些模棱兩可的態(tài)度,不給明確答復,,這些可能性目前來講還都存在,。”
但凌兵認為,考慮到中國壓根就沒有出庭,,法庭完全是在菲律賓方律師團的論證下裁決,,很有可能做出最終不利于中國的裁決。“雖然中國外交部不接受,,但公約本身白紙黑字寫得很清楚,,就是說法庭有沒有管轄權不是中國說了算,也不是菲律賓說了算,,而且法庭說了算,。如果法庭說它有管轄權然后做出裁決的話,不管你怎么說不接受也好,,這個裁決是有法律約束力的,那么中國的九段線就等于帶上了一個法律的緊箍咒,。你可以想象西方的所有主流媒體,,包括南海周邊的聲索國,,美國、日本到菲律賓,、越南,、澳大利亞,都會把這個裁決作為他們的一個理由,,對于中國九段線的主張會形成巨大的法律和輿論壓力,。中國就會非常被動。等于將來如果談到南海,,談到九段線,,其他國家都可以拿這個裁決出來說事。”
凌兵建議,,中國政府應先發(fā)制人:“如果中國政府要采取一些行動,,應該是在裁決作出之前來做。如果裁決之后采取一些過激行動,,人家會覺得你氣急敗壞,、惱羞成怒。所以接下來如何決策,,對中國政府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目前,中國政府希望能將菲律賓拉回到談判桌,,以雙邊談判的方式來解決南海問題,。因為在南海地區(qū),中國國力跟其他國家相比優(yōu)勢很大,,周邊國家無論在經(jīng)濟,、軍事各方面都不如中國,很多方面都要依賴于中國,,因此通過雙邊談判,,中國有更大優(yōu)勢。
但凌兵認為,,仲裁案結果出來后,,菲律賓可能更不愿回到談判桌。“它會覺得理直氣壯,,在法律上占據(jù)上風,,這種情況雙邊談判恐怕不會有什么很有意義的結果。”
“南海權益最終要靠武力捍衛(wèi),,國際法和國際仲裁都沒有用”,,對民間非常流行的這種看法,凌兵也表示搖頭:“現(xiàn)在的情況很清楚,中國的海軍與美國的海軍在實力上不可同日而語,。在我們的武力完全無法與美國相匹敵的情況下,,如果還放棄了法律的武器,那我們的國家利益又如何能得到捍衛(wèi)呢,?”
凌兵建議,,中國應重新評估九段線和南海戰(zhàn)略。“中國崛起,,南海作為我們的后院,,控制南海局勢的戰(zhàn)略意義不言而喻。但我們是不是一定要主張主權才能實現(xiàn)對南海的控制,?加勒比海是美國的后院,,美國在加勒比海上并沒有畫什么九段線,宣布海里面所有的島礁都是它的,。而是通過細致的地區(qū)政策,,成功地控制了加勒比海大部分國家的政府,從而實現(xiàn)了海洋優(yōu)勢,。我們在南海,,是要跟東南亞鄰國以鄰為壑、四面樹敵,,還是要妥善使用綜合國力,,尤其是發(fā)揮國家的軟實力,通過睦鄰友好實現(xiàn)對南海的控制,,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
(鳳凰網(wǎng):孫瑩)
(鳳凰網(wǎng)版權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