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27 19:21 鳳凰資訊 邊驛卒
南海的風波已經慢慢平息,,回顧這次南海問題的西方輿論的變化,,可謂是高開低走。仲裁結果出爐前的高調門施壓,,與之后的冷卻處理,,恰成一個有趣的對比。
與一開始一味指責中國不同,,這些西方媒體很快get到了新技能,,就是從社交媒體上找段子,然后渲染一下激烈的沖突,,想借此搞個大新聞,。
就是這個段子↑
7月12日仲裁結果發(fā)布時,美國新興網站Quartz刊發(fā)了題為《北京嘲笑南海仲裁,,中國網民嘲笑菲律賓人是香蕉販子……》的文章,,作者為了渲染中國的好戰(zhàn)情緒,一本正經地引用中國網民自娛自樂的段子——“反了你了,,一個賣香蕉的敢跟爸爸搶南海”,。
用這個段子代表中國網民的言論之后,Quartz當天又發(fā)了篇菲律賓方面的稿子《菲律賓新的戰(zhàn)斗口號:中國走出菲水域》,,一樣是選擇網絡上的挑釁性言論作為代表,,完全是抱著看熱鬧不怕事大的態(tài)度。
Quartz選的配圖也真是
末了,,文章幸災樂禍地寫道“不知道中國退出會不會真的發(fā)生,,但現在,這個詞是受挫的菲律賓人的戰(zhàn)斗口號,。”
當然,,有類似操作的網站還有不少,比如BBC,,熱熱鬧鬧的把微博上的段子翻譯成英文,,稿子標題就叫《南中國海:中國社交媒體呼吁抵制芒果》,,頗為認真的分析了微博上的幾種潮流,抵制芒果干的,、罵菲律賓的,、請南海觀世音菩薩的,就連那句“我勸你做人不要太菲律賓了”都被原文照用,,翻譯成了下面這樣——
菲律賓自然不會放棄啦,,在BBC的描述中,菲律賓人欣喜若狂,,希望中國退出南海,,并且讓話題中國退出(#CHexit)病毒式的傳播。
主流大報《華爾街日報》則用視頻的形式,,不無夸張的展現了中國社交媒體的情緒,。每一幀畫面里都透著酸勁。
《華爾街日報》也關注中國社交媒體的動態(tài)
視頻截圖
美國外交官雜志更是詳細的將網上的爭論描述為“南海的社交媒體戰(zhàn)爭”,。
文章第一句就很唬人“南海開戰(zhàn)了——在網上,。”他們寫道:“在仲裁結果公布后,愛國中國網民威脅要“關照”菲律賓人,。最具攻擊性的一條微博寫道‘菲律賓群島要要成為中國的一個省么,?’”
當然,他們也注意到在網絡戰(zhàn)場上,,中菲民眾都會應激地拋出攻擊性的言論,,這會加劇議題的敏感程度,并可能會導致真實世界的沖突,。
這才是負責的報道,,表情包只是用來淘氣的嘛。
責編:侯逸超 PN056
聚焦熱點
想看新聞熱點,、
獨家分析,?掃這里
2016-07-26 19:070
2016-07-26 18:000
2016-07-25 18:370
2016-07-25 18:340
2016-07-25 17:380
2018-12-25 19:070
2018-12-21 19:170
2018-12-19 19:370
2018-12-19 09:280
2018-12-18 21:550
2018-11-01 07:110
2018-09-14 10:500
2018-08-23 09:440
2018-08-16 10:050
2018-08-08 11:370
2018-12-30 19:240
2018-12-29 14:000
2018-12-29 09:420
2018-12-28 13:080
2018-12-26 10:140
2018-12-28 19:080
2018-12-25 17:520
2018-12-25 14:270
2018-12-24 17:230
2018-12-24 14:100
2017-01-16 15:090
2017-01-09 02:040
2017-01-06 07:540
2017-01-05 10:140
2017-01-03 09:340